对于一些没有边界感的人,果断拒绝他们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一个不算特别熟的朋友知道我以前是做财务工作的,就让我按照她的要求,帮她做一个财务相关的电子表格模板,并且让我替她把公式什么的都给她设置好。她还给我发了一张图片,里面是她想要的表格样式。 周三晚上七点半,我刚洗完碗,厨房台面上的手机震了两下。 是那个半年没联系的朋友,头像还是去年团建时拍的樱花照——我们不算熟,顶多是朋友圈点过赞的关系。 她发来条语音,说记得我以前做财务,想让我帮她搭个Excel模板。 紧接着是张截图,Excel格子挤得像没对齐的牙齿,她圈出几处:“就按这个样式,公式也帮我设好哦,VLOOKUP、数据验证什么的,我不太会。” 我盯着截图看了三分钟,洗洁精的泡沫还沾在水槽边缘——她大概忘了,我三年前就转行了,现在的工作和Excel公式八竿子打不着。 她又发来一条:“不难的吧?你以前做这个超厉害,半小时就能弄好,弄完发我邮箱呀。” 我指尖悬在输入框上,想起上次她让我帮忙改简历,说“就改几个字”,结果我熬夜重写了两版,她最后用了第一版的原稿——原来“举手之劳”在她那里,从来都是我的时间成本。 “不好意思,”我打字,“我现在手头有工作,Excel公式早就忘光了,你可以搜搜教程,很方便的。” 发送键按下去的瞬间,我突然想,她会不会真的对着教程哭?或者觉得我小气——但转念又笑了,成年人的边界感,从来不是靠猜测对方的脆弱来维系的。 就像她发来的那张截图,每个格子都想占满空间,却忘了表格最需要的是留白,人和人的关系也是如此——太挤了,连空气都会窒息。 你说,为什么总有人觉得,“以前会”就等于“现在必须会”?“认识”就等于“可以无条件帮忙”? 事实是,她连“我现在的工作内容”都没问过,就默认我的专业技能可以随时为她待命;推断下来,她心里的边界线大概早就模糊成了虚线,觉得跨过去也没关系;而这种模糊,恰恰是消耗人际关系的慢性毒药。 那天晚上她没再回复,对话框停在我的拒绝上,像个没说完的句号。 但我睡得格外安稳,好像拔掉了心里一根总在漏电的电线。 后来再遇到类似的请求,我学会了先说“我需要查一下时间”,而不是“好的”——给自己留余地,也给对方划边界。 厨房的灯还亮着,消毒柜嗡嗡地响,我把手机调成静音。 屏幕暗下去前,最后看到的还是那张挤得满满的表格截图——原来真正的模板,从来不是Excel里的格子,而是我们心里那道清楚的线
对于一些没有边界感的人,果断拒绝他们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一个不算特别熟的朋友知道我
奇幻葡萄
2025-11-28 15:46:18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