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男子在天坛帮一家人拍照,期间就觉得他们口音不常见,于是询问他们是从哪里过来的,对方笑着说:台湾!男子当场又惊又喜,表示:你等我五分钟,我把照片洗出来免费给你!网友:这暖人举动温暖了海外游子的心 据宿城融媒11月26日报道,北京天坛,人来人往,一位常年在景区里为人拍照的摄影师,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很快被一个特殊的家庭吸引。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安详地坐在轮椅上,被家人簇拥着,他们小心翼翼地推着轮椅,脸上带着一种既新奇又虔诚的神情,仰望着宏伟的祈年殿。 这一幕画面很温馨,摄影师觉得值得记录下来,他主动上前,用手势和微笑示意,询问是否需要帮忙拍一张全家福,这家人显得很高兴,欣然同意了。 摄影师熟练地安排好每个人的位置,调整着角度,确保将宏伟的建筑和一家人的笑脸都完美地框进镜头。 随着清脆的快门声响起,一张其乐融融的合影被永久定格,拍摄结束后,摄影师在整理设备时,出于习惯随口问了一句,想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当听到“台湾”这两个字从一位晚辈口中说出时,摄影师手上的动作瞬间停滞了,他抬起头,眼神里先是惊讶,随即转为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他的反应几乎是本能的,没有任何犹豫,他立刻向那家人摆手示意,让他们在原地稍等片刻,千万不要离开。 接着,他几乎是小跑着冲向不远处的照片打印点,那一家人站在原地,脸上满是疑惑和不解,他们互相看了看,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那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则一直静静地注视着摄影师远去的背影,浑浊的眼睛里似乎泛起了异样的光彩。 不到五分钟,摄影师就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他的手里多了一个东西,不只是一张刚冲洗出来的照片,他还特意找来一个简约的相框,细心地将照片镶嵌了进去。 他快步走到老奶奶面前,微微弯下腰,用双手郑重地将这份特殊的礼物递到老人手中,老奶奶接过相框,手指有些颤抖地抚摸着光滑的表面。 她低头看着照片里,一家人簇拥着自己,背后是她魂牵梦萦了几十年的天坛,那一刻,老人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舒展开了,露出了孩子般纯粹的笑容,她的嘴唇微微翕动,向摄影师表达着无声的感谢。 周围的儿女也反应过来,脸上写满了感动和惊喜,他们不断地向摄影师道谢,并热情地发出邀请,欢迎他将来有机会一定去台湾做客。 这个发生在北京天坛的温暖瞬间,很快就在网络上传开了,无数网友被这个朴素的故事深深打动。 有人留言说,自己的长辈也是一位台湾老兵,临终前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张多年前在天安门拍的黑白照片,如果当年也能遇到这样一位好心的摄影师,为他把照片装裱起来,那该是多大的慰藉。 这句评论戳中了许多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一张照片,对于普通游客,或许只是旅途中的一个纪念品。 但对于那些曾与这片土地分离,跨越海峡远道而来的同胞来说,它的分量截然不同,天坛,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都是一个“根”的象征。 一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不辞辛劳,坐着轮椅也要来这里亲眼看一看,这本身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寻根之旅,这份心情,和我们普通人回老家祭拜祖先没什么两样。 这位摄影师的行为,没有掺杂任何功利之心,他送出的不只是一张价值几十块钱的照片和相框,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情谊,一份“我们是一家人”的温暖认同,这份源自普通民众的真诚善意,比任何华丽的辞藻和宏大的叙事都更能直抵人心。 当那一家人带着这张装裱好的照片回到台湾,他们带回去的,不仅仅是天坛的风景,更是大陆同胞最直接、最朴素的热情。 这张照片,将成为他们家中一个永恒的见证,时时提醒着他们,在北京遇到的那份不期而遇的温暖。 血脉亲情从来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它就体现在这些不经意的日常细节里,它藏在一句不经意的问候中,藏在一张免费赠送的照片里,也藏在两岸人民相视一笑的默契里。 这份纯粹的善意,轻易地就跨越了地理的阻隔,温暖了人心,也让我们每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无论相隔多远,我们始终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信源:宿城融媒2025年11月26日——太暖了!
北京,一男子在天坛帮一家人拍照,期间就觉得他们口音不常见,于是询问他们是从哪里过
鸿鹄浮歌
2025-11-28 13:47: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