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水库严重偷工减料,一根桩里3、4根钢筋,只有一根是真的,其余都是假的;一根桩里本应注入20袋水泥,现在却一袋水泥要灌20个桩孔。现场一名从业多年的工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偷偷用变声电话联系到记者,说出了实情,这个严重偷工减料的事件才被报道了出来。 在水利工程里,锚筋桩就像大坝边坡的“筋骨”,只有桩长够数、钢筋扎实、水泥灌满,才能稳稳扛住洪水冲击。 福建永安抽水蓄能电站的下水库大坝,可是国家“十四五”重点项目,设计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锚筋桩得用12米整根钢筋焊成钢筋笼,每个孔注浆不少于20袋水泥,强度要达到C30标准,就是为了能抵御200年一遇的洪水。 可真到施工的时候,这些规矩全被抛到了脑后,70%的锚筋桩都成了“残次品”,下游3个村镇、近万名老百姓的安危,一下子就悬了起来。 其实行业里早有明确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SL377-2007里规定,锚筋桩长度误差不能超过±5%,钢筋焊接的长度得够10倍钢筋直径,注浆还得用压力设备,确保孔里没有空隙。 但承建这个工程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干的事完全背离了这些要求。 设计12米长的锚筋桩,实际最长的才5米,最短的连2米都不到,长度差了一大半。 本该是三根完整钢筋焊成的钢筋笼,最后变成一根达标钢筋配两根短截的次品,连好好焊接都没有,徒手一拔就晃悠; 更要命的是,施工方还偷偷把注浆管给取消了,这可是核心部件,没有它就没法进行二次补浆,桩体和山体岩土根本粘不到一起,相当于在边坡上插了一根根“空心针”,看着像那么回事,其实根本不顶用。 按理说,监理方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该守住最后一道关,可他们反倒成了违规操作的“保护伞”。 记者调查时拿到的视频显示,施工方经常请监理人员吃饭,还在KTV安排了有偿陪侍,每次花的钱都超过5000元,这些费用最后都算进了工程的“管理成本”里。 监理日志更是瞎写一气,明明没检测桩长、注浆量也不够,日志上却写着“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甚至连第三方检测报告的签字栏都敢伪造。 一开始记者质疑的时候,监理方还强硬否认,说“施工全程都按规范来”,等记者拿出视频证据,他们才改口说“个别环节有点疏忽”,可具体哪里违规、怎么整改,却死活不肯多说。 好在事件曝光后,福建省水利厅很快成立了专项调查组,直接进驻工地,对已经完成的600多根锚筋桩进行全面检测。 现在已经拆除了12根严重不合格的桩体,还要求施工方暂停后续施工,赶紧提交整改方案。 与此同时,纪检监察部门也介入了,重点查施工方和监理方之间有没有利益输送,目前已经有3名监理人员被暂停执业资格,正在接受调查。 福建这起事件能被曝光,多亏了工地工人老陈的坚持。 去年刚进这个项目部的时候,他特意核对了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看到初期施工都按标准来,还主动跟工友们讲解锚筋桩的加固原理,觉得这是个能让人放心的工程。 可到了七月,工头突然说要“简化流程”,老陈当场就反对,还写了书面意见提交给项目部,可最后石沉大海,没人理会。 眼看着违规操作越来越严重,老陈实在坐不住了,他偷偷记下每一批锚筋桩的施工日期、钢筋规格、水泥用量,还拍了37段施工视频,整理成了详细的举报材料。 为了躲避工地的监控,他特意选在凌晨5点,骑电动车跑了20公里到附近的乡镇,找了个公用电话亭,变着嗓子跟记者反映情况,还把自己记录的违规台账也提供了出去。 记者暗访的时候,老陈又冒着风险,带着记者去看了3处还没被喷浆覆盖的“空心桩”,用钢卷尺当场量了桩长,还展示了钢筋松动的情况,让记者亲眼看到了施工乱象。 事件曝光后,老陈收到了匿名的威胁短信,但他没退缩,还是配合调查组提供了更多证据。 现在他已经被当地水利部门聘为“工程质量社会监督员”,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作用。 面对质疑,承建方水电三局曾辩解,说缩减桩长、少用水泥是“为了赶工期”,取消注浆管是“设计变更还没批就先施工了”。 可记者查了《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才知道,涉及工程安全的重大设计变更,必须经过项目法人、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主管部门四方签字批准才能实施,水电三局的做法,完全是违规操作。 水利专家算了一笔账,按现在这些桩体的质量,一旦遇到50年一遇的洪水,大坝边坡滑坡的概率超过60%。 工程质量从来都不是小事,它是底线,更是老百姓的生命线。 希望专项调查组能一查到底,不光要追究施工方、监理单位的责任,还得深挖项目审批、资金使用这些环节有没有问题,把监管漏洞彻底堵上。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效机制,让工程质量终身追责制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一个干水利工程的人都明白,在生命安全面前,任何一点利益算计都不值一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