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破千公里!日本量产两款攻击型导弹,公然突破“专守防卫”红线 日本又在搞危险操作!防卫省近期正式宣布,启动新型潜射导弹和海基型12式岸舰导弹改进型的量产计划,两款导弹均具备直接攻击敌方基地的能力,由三菱重工独家承建,合同总价值高达280亿日元,预计2027财年起正式列装自卫队! 这波操作绝非简单的“武器升级”,而是赤裸裸的进攻野心暴露!先看海基型12式改进型,原型弹射程仅200公里,如今被“魔改”到1000公里以上,还采用隐身设计和复合制导模式,能通过宙斯盾驱逐舰的MK41垂直发射单元批量发射,既能封锁海峡,还能精准打击沿岸军事基地。更值得警惕的是新型潜射导弹,射程直奔1000公里级别,后续还计划升级到1500公里,可由日本大鲸级、苍龙级潜艇通过鱼雷发射管隐蔽发射,直接填补了海自“对陆打击”的能力空白,让潜艇从“防御工具”变成了“远程突击利器”。 最讽刺的是,日本还在嘴硬“这是自卫权范围”!但明眼人都看得懂,《和平宪法》的“专守防卫”原则早就被掏空——从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向美国卖“爱国者”导弹,到现在量产可攻击他国基地的远程导弹,再到计划部署超1000枚改进型12式导弹,日本正在一步步突破战后军事限制,重走军国主义扩张老路。更危险的是,这些导弹极有可能优先部署在西南诸岛,射程直接覆盖中国沿海地区,配合与那国岛的导弹部署,形成对台海和东海的双重火力封锁。 网友怒怼:“说什么自卫?1000公里射程都能打到邻国腹地了,这就是进攻武器!”“隐身设计+潜射模式,分明是想搞突然袭击,忘了二战的教训?”“以为量产导弹就能嚣张?解放军的反导系统和远程打击能力,早就形成全方位威慑,这些导弹不过是移动靶场!” 事实上,日本的野心早已藏不住。表面上是“提升防卫能力”,实则是配合美国“印太战略”,打造进攻性军事力量。但西南诸岛无纵深可守,潜艇在现代反潜体系面前也难隐身,真敢动用这些攻击性武器,必将遭到加倍反制。地区和平不是靠“导弹威慑”换来的,日本这种突破红线的操作,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要不要我整理两款导弹的核心性能参数对比表,或是补充日本潜艇部队的部署分布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