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香港火灾,有两点没想到。一是,高层火灾救援竟然这么难;二是,那么高的房子竟然几乎是全竹子的脚手架。可能大家不知道,高层起火扑救,一直都是世界难题。很多人以为消防车一到,拉起云梯,水枪一喷就完事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高层建筑多是综合性建筑,整体内部设计的结构非常复杂,一旦着火,火势蔓延非常快。根据测算,初期火灾,烟以每秒0.3米的速度进行水平扩散。但是,随着火势的不断加剧,速度会达到每秒3米的速度,是火灾刚开始时的十倍以上。也就是说,如果100米高的建筑发生起火,只需30秒,火灾的烟气就会到达高层最顶端。这意味着里面的居民,根本来不及逃生。很多人不是被烧死的,而是被高温有毒烟气熏死的。再者,救援工具作业能力也非常有限。目前,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主要设备为登高车,但高度最多也就100米左右。要是楼超过100米,消防员想从外面爬上去灭火?基本没戏。只能指望楼里自己的消防设施。但问题来了,由于高层建筑高度越高,供水压力越大。很多老楼有时会出现水打不上去的现象,接上管子连水都喷不高,更别说灭火了,对火灾扑救十分不利。高层救援的困难还在于云梯难以到达20层以上,20层以上火势难以控制。从周边高楼向该楼喷射的水,因压力不足灭火效果不佳。高层起火扑救难题不仅困扰着中国。1980年,美国27层的米高饭店发生火灾,烧死84人,烧伤679人。在上世纪,韩国首尔也发生过22层的“大然阁”旅馆火灾,旅馆二楼咖啡间的液化石油气瓶爆炸起火,很快全楼变成一座“火塔”,大火烧了9个小时,烧死163人,烧伤60人。至于香港房子为何用竹制脚手架,说白了,还是因为省钱和图方便。即便知道竹子和绑柱子的材料,都是最大的可燃物,但在利益面前,还是铤而走险。经济账方面,竹材成本仅为钢铁的三分之一,搭建效率又比钢管脚手架高20%-30%,又能减少人工开支。同时竹子用完可直接处理,不用像钢管那样租昂贵仓库存放,大幅降低仓储成本。再加上,香港老街区路窄楼密,几斤重的竹子,工人可直接扛运穿梭。但换成钢管就不一样了,受限地形,大型设备根本进不去。技术优势方面,竹子韧性强,能抵御台风,导热性差。高温天不会像钢管那样烫手,经过防腐处理后还耐潮湿,无需像钢管那样频繁维护防锈。更关键的是,香港工业总会下面有个叫“竹业委员会”的组织。号称代表了全港2000多名注册熟练搭棚工人和其他数千名相关业者的利益。他们一直在推广竹材工业化、鼓励各行各业应用竹材。一旦政府要出台限制竹棚的相关政策,他们就会跳出来游说、抗议,有效阻挠了香港脚手架的现代化。政府就被架这儿了,改不了。结果就是,2025年的今天,香港80%以上的外墙维修、幕墙清洗、招牌翻新,仍然在使用全竹脚手架!什么环保在人命面前都不值一提,如今造成这么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还有什么借口阻止取缔。正所谓,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希望这次血的教训,能让香港醒过来。热点解读 香港火灾已有55人遇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