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22岁生命永远定格。那句“妈妈,对不起,我真的坚持不住了”,成了陕西某高校

小杰水滴 2025-11-27 19:47:02

刚刚,22岁生命永远定格。那句“妈妈,对不起,我真的坚持不住了”,成了陕西某高校大四女生陈某某留给世界的最后声音。谁能想到,这场悲剧的导火索,竟是一次与辅导员的紧急沟通。 事情要从母亲的一通电话说起。得知母亲生病的消息,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陈某某心急如焚,没来得及走完学校的请假流程,便匆匆从西安赶回安康老家。她并非毫无交代,清晨六点,她就主动给辅导员冉老师发去消息,详细解释了情况,言语间满是“抱歉”与“麻烦”,甚至提出可以让家人接听电话核实。 然而,这份焦急与诚意,换来的却是冰冷的质问:“谁让你不请假出校?”“立刻马上回来领处分,让家长打电话来!” 语气强硬,仿佛处分已攥在手心。对于一个心系母亲病情、本就焦虑不安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回应无疑是雪上加霜。 情绪彻底崩溃的陈某某,在上午十点多向辅导员发出了近乎控诉的消息:“你真的好讨厌”“我鼓起勇气告诉你,你却这么对我”。但冉老师依旧不为所动,回复称“你违反校规关我什么事?讨厌我可以,但赶紧补手续。” 之后,陈某某便再也没有了消息。 另一边,母亲许女士却收到了女儿最后的告别:“愿你们余生平安喜乐,我走了,请不要怪我。” 电话再也无法接通,焦急的许女士联系辅导员,得到的也只是含糊其辞的回应。接下来的21天,家人从西安到安康,疯了似的寻找,却一次次希望落空。直到警方在河里发现遗体,确认了陈某某的身份,排除他杀,系自杀。 痛失爱女的许女士悲痛欲绝,更让她心寒的是学校的态度。校方称“学生轻生与学校无关”,仅愿提供5万元“人道主义补偿”。家属认为辅导员的沟通方式是压垮女儿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责任认定与赔偿问题始终无法与学校达成一致。 如今,陈某某的房间还保持着原样,桌上摊开的论文提纲、堆在一旁的求职资料——一切都停留在她离开的那天,仿佛主人只是暂时外出。一个本该充满希望的22岁生命,就这样消逝在毕业前夕。 有人可能会说,学生违反校规,老师按章办事无可厚非。但规矩的设立是为了守护,而非将人逼入绝境。大四学生本就面临论文、求职的多重压力,辅导员在学生主动沟通、说明特殊情况时,若能多一丝理解、少一分苛责,或许就能避免这场悲剧。 5万元,如何能弥补一个家庭永远的伤痛?一句简单的“怎么了?”,又何以吝啬至此?制度是冰冷的,但人心可以温暖。教育的真谛在于育人,而非冰冷的管控。这起悲剧,为所有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管理之外,更需守护。当规则遇上人情,多一份灵活与温度,或许就能挽救一个濒临绝望的灵魂

0 阅读:64
小杰水滴

小杰水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