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理帮腔日本,让中国“大度点”,引国民愤慨。 中日这阵子的气氛又紧张起来了,不是什么新矛盾,还是绕不开钓鱼岛那点事。2025年5月3号,一架日本民用飞机没打招呼就闯进了中国钓鱼岛领空。 虽然五分钟就飞离了,但中方反应特别坚决,海警直升机马上升空警告驱离,之后驻日大使、外交部、国防部连着几天跟日方严正交涉,态度摆得明明白白:主权问题没商量。 这种时候,稍微懂点外交规矩的国家都知道该怎么选。要么像大多数国家那样,明确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国际共识;就算不想多说话,闭紧嘴保持中立也不会出错,谁都不想平白卷进中日之间的是非里。 可网上突然冒出个说法,说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跳出来拉偏架,帮着日本说话,还让中国“大度点”,结果被新加坡国民怒喷,骂他“老实蹲角落里闭嘴”。 这话听着有鼻子有眼,但真要较真查起来,全是没影儿的事。首先得说清楚一个基本事实,黄循财现在是新加坡副总理,不是总理,传话的人连职务都没搞对。 再去翻他近年的公开讲话,不管是谈中美关系还是涉台问题,立场一直稳得很,从来没说过帮日本挤兑中国的话,反而多次强调要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 就拿2024年5月来说,黄循财接受《经济学人》专访时,专门提到了台湾问题,明确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台湾情况和乌克兰本质不同,还强调新加坡不允许自己被任何支持台独的事业利用。 这话里里外外都是在维护一个中国原则,跟“帮日本”根本不沾边。更早之前的2023年8月,他在纪念李光耀的会议上还说过“美国必须学会与中国共存”,这种主张怎么看都是在劝和,不是在挑事。 那为啥会有“帮腔日本”的传言?可能是有人把新加坡的外交立场断章取义了。新加坡是个小国,一直奉行“战略生存”原则,跟中美日都有密切的经贸往来。 2024年新加坡对中国的贸易额超1100亿美元,对日本也有近500亿美元,它不可能傻到去偏袒任何一方。 中日钓鱼岛争端爆发后,新加坡官方只发过一次声明,内容是“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连中日的名字都没刻意突出,这明明是中立态度,怎么就成“帮日本”了? 再说说新加坡国民的反应,确实有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讨论这件事,但不是怒喷黄循财“帮日本”,而是在纠正传言。 有新加坡网友贴出黄循财的专访原文,留言说“别被假新闻骗了,总理从来没说过那些话”;还有人提到“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一直是平衡各方,怎么可能去得罪中国”。 当地的《联合早报》也专门发过澄清报道,说所谓“帮腔日本”的说法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呼吁民众理性看待网络信息。其实稍微想想就知道,新加坡根本没必要在中日之间选边站。 它最看重的是国际规则,比如“主权领土完整”,这既是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核心诉求,也是新加坡作为小国安身立命的根本。 要是新加坡真的帮日本说话,就等于否定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主权不可侵犯”原则,这对它的外交信誉是致命打击,黄循财作为资深政客,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中日之间的矛盾,本质是历史遗留问题和主权争议,该怎么解决,轮不到第三方指手画脚。但现在网络上总有一些传言,要么把某个国家捧成“盟友”,要么把某个国家骂成“帮凶”,其实都是为了博眼球。 就像这次新加坡的事,只要去查一查官方声明、看看权威报道,就能轻松识破谣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那么简单,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 黄循财和新加坡政府一直走的是务实外交路线,既不会无缘无故帮日本,也不会盲目附和任何一方。那些说“新加坡帮腔日本遭国民怒喷”的人,还是先把事实搞清楚再说,别拿着错误信息瞎起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