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生核战,中国面对美国坚持不了 1 小时!” 俄专家 10 年前提醒,中国东风 - 31A,是唯一有望经受住美国首次核打击的导弹,但中国这种导弹不多,而美国这种导弹有近 2000 枚,那现在呢? 瓦西里·卡申是俄罗斯研究中国军力的头号专家,高等经济学院综合欧洲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长期给俄国防部和军工企业写内部报告。他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跟踪中国导弹部队,卫星照片、预算数据、白皮书,全都翻烂了。2014年他接受采访和撰文时,直接把数据甩到桌上:中国当时能打到美国本土的核弹头不到60枚,真正具备二次打击能力的只有东风-31A,数量不超过24枚,大部分还靠固定井和半固定阵地,生存能力极低。 而美国那边,450枚民兵-3每枚能带3个分导弹头,14艘俄亥俄核潜艇随时能吐出2800枚潜射弹头,总共接近2000枚可立即使用的战略核弹头。卡申算得很明白:美国如果先下手,潜艇贴着中国东海岸一波齐射,就能瘫痪指挥系统和大部分固定目标,剩下的东风-31A还没来得及燃料加满、发射车开出掩体,就被第二波民兵-3点名了。整个过程确实可能一小时都不到。 这话听着刺耳,但卡申不是黑中国,他是拿专业数据说话。那时候中国核弹头总数也就250枚左右,海基力量基本为零,空基更谈不上。东风-31A虽然是固体燃料、公路机动,但数量太少,部署经验也不足,面对美国全天候卫星侦察和上百颗反导拦截弹,突防概率非常低。卡申的结论在俄罗斯军方内部流传很广,美国人也暗自点头。 十年过去,变化翻天覆地。中国没搞军备竞赛那套,而是闷头把“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真正建起来了。陆基现在不光是东风-31AG,东风-41已经批量列装10个旅,每枚能带6-10个分导弹头,机动性、射程、精度全面碾压老美服役50多年的民兵-3。东风-41的发射车能在全地形高速转移,卫星想盯都盯不住。 海基力量更是后来居上。094A改进型核潜艇已经成建制服役,096型也开始战斗巡航,每艘能带24枚巨浪-3,巨浪-3射程1.2万公里以上,带分导弹头和突防诱饵,美国反导系统拦起来难度极高。一艘096安静得像条鲸鱼,美军声呐根本摸不着,等于随时有几百枚核弹头在太平洋底下晃悠。 空基也不拉胯。轰-6N可以带空射弹道导弹,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已经试飞多年,马上就要形成战斗力。中国现在核弹头数量根据2025年最新公开数据已经超过600枚,而且全是新一代高可靠性弹头,基本都具备二次打击能力。反导这边也多次成功进行中段拦截试验,技术水平已经不输美俄。 美国呢?民兵-3还在超期服役,哨兵替换计划一拖再拖,最快也得2030年后。哥伦比亚级核潜艇首艇交付又延期,估计2035年才能形成战斗力。部署的战略核弹头数量虽然还是1770枚左右,但装备老化严重,维护成本越来越高。中国这十年是实打实的新装备全上,美国却在吃老本。 卡申2024年在莫斯科一次闭门会议上公开承认,当年那句“撑不过1小时”现在必须修正。中国已经具备了可靠的二次核打击能力,任何想对中国先发制人的国家,都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报复。十年前的巨大差距,真的被追平了,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反超。 说到底,这十年中国核力量的爆发式增长,不是为了跟谁比大小,而是为了让任何挑衅者都知道:动手的代价你付不起。卡申当年那句话虽然狠,但也算敲了一记警钟,让人清醒。现在再看那句话,只会觉得——幸亏我们没睡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