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报百国,高市早苗放狠话,中日博弈暗流涌动 这件事要从上个月说起,中国在十一月初向联合国和一百多个国家发送了正式文件,文件内容直接指出日本近期的行动,提到《联合国宪章》中有关战败国的原有条款,认为日本正在挑战二战之后的国际秩序,这不是随口一说,而是摆在台面上的正式表态,差不多同一时间,日本前内阁官房长官高市早苗在南非G20峰会上公开表示,中日之间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双方进行对话,要么日本会采取实际行动,这些话听起来语气强硬,但实际背后显得有点底气不足。 中国这边动作很快,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直接行动起来,先是暂停了日本海产品的进口,接着连牛肉贸易的谈判也暂时搁置,这不是临时决定的,是早就准备好的一套应对措施,同时中国把这件事拿到国际上去说,让一百多个国家都了解到日本的做法,意思很清楚,别以为拉上几个盟友就能稳住局面,国际社会也不是谁家后院。 高市早苗手里确实没有多少好牌可用,她提出的台湾互动计划,实际上只是和岛内一些亲近日本的政客私下沟通,搞些政治上的声援动作,并没有实际推进的步骤,在南海问题上,日本与菲律宾走得比较近,媒体上宣传得很热闹,声称要展示存在感,但真要派出军舰的话,日本海军的实力根本支撑不住,至于贸易脱钩方面,日本确实在寻找稀土的替代来源,可现实是他们仍然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十年前钓鱼岛问题爆发时,中国一限制稀土出口,日本就显得很被动,现在的情况也没有太大改变。 美国嘴上说美日同盟关系不变,实际上却没有任何行动,特朗普政府忙着跟中国谈贸易协议,根本不想因为日本的事情惹麻烦,日本原本指望美国能帮忙兜底,现在发现美国根本不愿意插手,高市早苗说的那些强硬言论,在美国看来可能就是在添乱。 在军事层面,日本方面不敢轻易采取行动,钓鱼岛问题虽然敏感,但中国已在东海和南海实现常态化巡逻,频次不断增加,如果日方挑起事端,中方能够迅速作出回应,国际舆论也不会偏向日本,这样看来,军事冒险对日本而言成本过高、收益过低,并不划算。 高市早苗不断用强硬言论造势,以为喊几句话就能让中国退让,但她没有意识到,中国现在不会接受这种做法,你可以进行批评或挑衅,但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中国能够动用的手段比她预想的要多得多,不仅包括关税,还涉及外交、经济和舆论领域,日本自身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却误判中国会在国际压力下改变立场,这种想法显得过于天真。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分歧,早已超出寻常摩擦的范畴,过去的口头争执已转为规则层面的较量。中国不接受任何以修正历史为借端的挑衅行为,不允许其他国家将台湾海峡和南海问题用作博弈的棋子。这次的外交声明并非为了协商条件,而是向国际社会表明规则不容随意更改。如果日方仍指望仅靠口头表态化解争端,其外交空间只会愈加狭窄。 高市早苗这样做,其实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她明白日本没有实力强硬对抗,但又必须表现出强硬态度,否则在国内无法交代,可是中国方面并不接受这种做法,也没有给她留面子,这场较量表面上像是口水战,实际上比拼的是实力和耐力,如果日本继续这样表演下去,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被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