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昱把一辆崭新SUV的钥匙,塞到79岁的老教练手里时,估计好多人都不知道这老爷子是谁。 巴黎奥运会结束还不到两个月,齐齐哈尔一个老旧小区里的一幕,让不少人看了心里暖暖的。 刚在女团赛场拿下金牌的王曼昱,手里攥着一把崭新的SUV车钥匙,硬是塞到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爷子手里。这位老爷子叫韩连贵,今年已经79岁了。看着手里沉甸甸的钥匙,他的手微微发颤,眼眶也红了,看得出来是打心底里激动。 这可不是什么商业作秀,而是一份藏了整整20年的师徒情,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感恩与守护。 时间回到20年前,那时候的王曼昱还不是万众瞩目的世界冠军,只是个5岁的小姑娘,在家附近建华区的活动室水泥地上瞎跑。 她家里条件不算好,父母都是打零工的,送她去练球,一开始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过能有多大出息。而韩连贵老爷子刚退休,心里放不下对乒乓球的热爱,想着义务教孩子们打球,就在那间只有几张旧球台的简陋活动室里,一眼就看中了这个眼神亮晶晶的小丫头。 别的孩子刚摸球拍,能连续颠三五个球就不错了,可5岁的王曼昱第一次上手,就一口气颠了63个没掉地。韩连贵老爷子一看就知道,这孩子是块练球的好料,绝不能让这份天赋埋没在水泥地上。从那天起,师徒俩就开启了一段特殊的“流浪训练”时光。 没有像样的训练场地,韩连贵就骑着他那辆早就掉漆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把年幼的王曼昱抱到后座上,带着她在齐齐哈尔的各个角落穿梭。为了让徒弟能和不同球路的对手切磋,一老一少跑遍了城里好多家球馆。 东北的冬天寒风像刀子似的刮人,老爷子怕冻着王曼昱,就把自己身上的棉大衣脱下来裹在她身上,自己顶着冻得通红的耳朵,使劲蹬着自行车;到了夏天,他又会早早去场地占好阴凉地,提前备好凉白开和擦汗毛巾,把一切都打理得妥妥帖帖。 老爷子对王曼昱的好,还藏在那些“小谎言”里。他看王曼昱训练强度大,家里条件有限,营养跟不上,就总变着法儿地往她家里送排骨、牛奶,还总得找个借口,说是“训练奖励”,或者是“厂家赞助的运动装备”,其实都是用自己的退休工资贴补的。 老爷子当初可是义务教她打球,一分学费都没收过。 在练球这件事上,韩连贵老爷子却一点都不含糊,甚至可以说是严格到“狠心”。为了锻炼王曼昱的反应速度,他自创了“故意打坏球”的招数,前三板怎么让她难受就怎么喂球,逼着只有几岁的小姑娘去适应各种节奏变化。有 时候王曼昱练得手心磨出泡,手腕肿得像馒头,老爷子也不让她停,只因为他心里清楚:到了赛场上,没人会因为你年纪小就手下留情。 其实早在2021年王曼昱东京奥运会夺冠回来,就曾拿过10万块钱现金想孝敬恩师,可被韩连贵老爷子一口回绝了。 老爷子说的话很实在,却透着暖心的疼惜:你挣的都是血汗钱,留着自己用,只要你能出成绩,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 但这一次,老爷子没能拗过执着的徒弟。那个曾经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裹着老爷子棉大衣的小女孩,如今已经长成了能独当一面的世界冠军。 她笑着告诉老爷子,以前是您骑自行车带我满城跑着练球,现在换我开车带您到处转转,好好看看这城市的变化。 这份师徒情之所以让人动容,不仅仅是因为技术上的传承,更因为老爷子教会王曼昱的,还有做人的道理。当年送王曼昱去市体校深造时,韩连贵心里有一万个舍不得,却还是连夜整理出一本厚厚的训练笔记,交给了新教练。 临行前,他反复嘱咐王曼昱:打球之前,先学做人。这句话,陪着王曼昱走过了省队里被冷落的孤独时光,熬过了膝盖和手腕伤病带来的折磨。每当她想放弃的时候,只要给老爷子打个电话,听到那句“要是累了就回哈尔滨,师父陪你练”,就能重新鼓起勇气,咬牙坚持下去。 在巴黎奥运会的电视机前,看着中国女团3-0横扫对手,拿下金牌的那一刻,79岁的韩连贵激动得从沙发上跳了起来。而载誉归来的王曼昱,也没有在鲜花和掌声中迷失自己。她用送车这种最朴实的方式,回应了恩师20年的默默付出,完成了一场关于感恩的闭环。 可能还有人不知道韩连贵老爷子是谁,但正是这位默默付出的老人,用20年的坚守和疼爱,培养出了一位世界冠军。那个曾经需要老爷子遮风挡雨的小女孩,如今终于长成了能为恩师撑起一片天的人。这份跨越20年的师徒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在平凡的日常里,藏着最真挚、最动人的温暖,也让我们看到了感恩与坚守的力量。 (信源:百度百科——王曼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