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火烧圆明园是八国联军干的,其实这是个误区,真正纵火的是1860年的英法

好小鱼 2025-11-26 13:47:12

很多人以为火烧圆明园是八国联军干的,其实这是个误区,真正纵火的是1860年的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只是后来“补刀”。站在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前,看着那些被烧得发黑的石柱,很多人都会下意识说一句“都是八国联军造的孽”,其实这话有误区,真正把这座万园之园烧成废墟的,是更早来的英法联军。 1860年10月的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笼罩全城。咸丰皇帝早已逃往热河,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恭亲王奕訢勉强周旋。6日,法军的皮靴率先踏入了这座“万园之园”。二十余名守园太监以血肉之躯抵抗,领头的任亮最终葬身火海,他们的牺牲却没能阻止贪婪的洪流。翡翠摆件被塞进军大衣,珐琅器皿在刺刀下碎裂,拿不走的古瓷便被当场砸毁——这不是战争,是有组织的劫掠狂欢。 英军次日抵达后,这场暴行愈演愈烈。更令人发指的是10月18日,英国公使额尔金以“报复清廷虐待战俘”为名,下令纵火。三千五百名英军手持火把,将火焰从宫殿蔓延到楼阁,安佑宫内三百余名来不及逃生的太监宫女,就这样被烈火吞噬。西方媒体事后估算,仅可量化的财物损失就达六百万英镑,那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典籍孤本、艺术珍品,更是在烈焰中化为灰烬。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连法军司令都曾反对这一野蛮行径,但英军不为所动,甚至设立“战利品管理处”公开拍卖赃物。 这场大火并未将圆明园彻底焚毁,部分院落与地下库房得以幸存。然而这短暂的喘息,在四十年后被八国联军彻底打破。1900年,当八国联军再次闯入北京,这座园林已成残破躯壳。他们不再费心搜寻文物——能抢的早已被洗劫一空——转而将这里当成了免费的建材市场:木料被拆去搭建营房,汉白玉栏杆被敲碎铺路,连地基都被挖开寻找残存的石料。如果说英法联军点燃了毁灭的导火索,八国联军则彻底掐灭了重建的希望。 为何这段历史总被混淆?或许是因为两次浩劫间隔仅四十年,或许是侵略者的贪婪本质如出一辙。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近代中国那段积贫积弱的屈辱记忆,让这些苦难在时间线上产生了重叠。民国时期权贵拆石建宅,日军占领时甚至将园地改为农田,每一次破坏都在提醒我们:文明的存续从来需要国力托举。 如今,圆明园的石柱仍在无声诉说。那些陆续回归的青铜兽首,固然是民族情感的寄托,但更珍贵的,是我们终于能清晰分辨历史细节的能力——谁点燃了第一把火,谁又在废墟上踹了最后一脚。这不是在纠结仇恨,而是在守护真相。当我们凝视这些断壁残垣,看到的不应只是灰烬,更应是一个古老文明在苦难中淬炼出的坚韧。尊重历史,正是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

0 阅读:5
好小鱼

好小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