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联盟力排众议! 今天早上,各支CBA球队的总经理在北京一起开会,最终同意新赛季推出单节10分钟外加第五节潜力赛的决定。 我建议每节依然是12分钟,前三节允许双外援上场…… 这个新规一出来,球迷群都炸锅了。说是“潜力赛”,听着挺新鲜,可仔细一想,全是折腾。比赛时间砍成10分钟一节,中间还得插个第五节专门练年轻人,这操作真能救中国篮球? 先看看背景。CBA这几年外援当家不是一天两天了。关键球基本靠外援单干,国内球员蹲底角看戏。去年总决赛最后五分钟,国内球员得分占比不到两成。篮协急啊,想逼球队练本土球员,但这药方开得有点猛。 单节10分钟,比赛节奏全乱套。NBA、国际篮联都是12分钟一节,突然改短,球员适应不了,观赏性也打折。更别说插个“潜力赛”在中场——球员刚热完身,正赛打到一半,突然换一帮年轻人上来打表演赛,这算哪门子实战锻炼? 所谓“潜力赛不让外援参加”,听起来是给国内球员机会,可实际上呢?有球队老总私下吐槽,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到时候肯定有球队派几个边缘球员上去应付,主力照样歇着。真想练年轻人,不如学欧洲篮球,把青年队联赛和杯赛搞扎实,而不是在正规联赛里硬插一截“补丁环节”。 再说外援政策。前三节双外援,第四节全华班,想法挺好,但执行起来容易跑偏。强队囤积厉害外援,前三节就拉开比分,第四节全华班变成垃圾时间。弱队更惨,本土球员实力不够,第四节追分追不上,反而更打击信心。 看看网友怎么说。有人调侃:“以后CBA分上下半场,下半场再分上下半场?”也有人直言:“篮协领导是不是平时打球游戏玩多了,以为联赛能随便改规则?”还有老球迷叹气:姚明当年推动的联赛职业化,现在越来越像行政指令下的试验田。 其实球迷要的不复杂:比赛精彩,球员进步。但改革不能光图噱头。与其折腾比赛时长和节次,不如把青训投入加大,让校园篮球和职业梯队真正连通。或者学日本B联赛,外援和本土球员绑定上场时间,逼着球队培养新人。 说到底,篮球改革得像煮汤,火候到了自然香。硬加调料,只会串味。中国篮球需要的是耐心,不是折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