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 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而是:今天的日本,还有“撑”的资格吗? 从战略资源到战争结构,日本已经从一个“准大国”,彻底滑向了“准脆弱国”。 战争打的不是勇气,是体系。而今天的日本,恰恰缺的就是这个“体系”。 先说最实在的——锅里的米。日本超市的面包牛奶,90%靠轮船从美国加拿大拉回来。去年东京大学做过推演,海运一断,首都圈货架72小时就空,三个月后全国粮票都发不出来。 二战时鬼子还能抢东北的粮食,现在呢?全日本种地的老头比地里的稻子还多,65岁以上农民占了40%,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下田。北海道的稻田荒成草原,秋田县800公顷水田没人管,这些地原本能养活8万人。真打起来,自卫队士兵怕是要边扛枪边插秧,可插得赢导弹吗? 再说油箱里的油。日本吹牛说有241天石油储备,可99.7%的油都得走海路——马六甲海峡、宫古水道,哪个不是卡在人家枪口下?海湾战争时美军一天烧十几亿美元的油,日本那点储备,高强度打起来撑死一个月。 更绝的是稀土,造导弹雷达的镝、铽,83%从中国买。去年索尼工厂试过断供三天,整条半导体产线直接趴窝。现在三菱重工接了1.6万亿日元的军工订单,仓库里稀土只够填牙缝,拿什么造? 打仗要人,日本现在连保安都招不到。自卫队征兵处把年龄放宽到32岁,去年只招到计划的六成,新兵里三成是“三十而立”的大叔。丰田工厂的技工平均47岁,年轻人宁可去便利店打工。 二战时能拉700万壮丁,现在15到34岁的男人只剩1200万,一半要去养老院照顾老人——全日本护理员缺口32万,养老院都在倒闭。真到战时,是让护士扛枪,还是让老人开飞机? 有人说日本有美军基地撑腰,可美军自己算过账:真打起来,最多卖点情报,绝不会下场。日本那些“反击导弹”听起来厉害,射程1000公里,可制导全靠美国卫星。去年富士军演时,自卫队的F-15J战斗机,平均机龄比飞行员他爹还大,30年的老古董对抗隐身战机,生存率不到15%。更搞笑的是海上自卫队,60%的军舰是反潜用的,连远洋补给船都没几条,真封锁起来,驱逐舰能开到关岛加油吗? 最惨的是经济命脉。丰田在中国赚的钱占了40%利润,索尼手机零件80%靠中国供应链。去年日本贸易逆差11.3万亿日元,连续八年亏钱,战时拿什么买资源?印钞票?那物价能涨到连泡面都买不起。 电力系统更扯,东日本用50赫兹,西日本用60赫兹,全国就三个变频站,炸掉一个东京就黑一半,全炸了直接东西分家。福岛核事故后,日本90%的电靠烧进口天然气,港口一堵,电厂三天就得熄火。 说白了,现代战争不是拼刺刀,是拼整个国家的“血液循环系统”。日本的血管全在海上,心脏攥在别人手里,脑子还指着美国干爹。当年偷袭珍珠港前,好歹还有完整的工业链和年轻兵源,现在呢?演习场上的导弹再花哨,也盖不住超市空货架、工厂招不到人、军舰加不起油的现实。真要走到那一步,不是中国能撑多久,而是日本的超市能撑三天,电厂能撑两周,自卫队能撑一个月——这还是往宽了算。 有在东京开居酒屋的华人说:“现在的日本,就像个穿西装的病人,领带挺括,可兜里揣着速效救心丸。”这话糙理不糙。当一个国家连吃饭、烧油、用人都成问题,还谈什么持久战?不是咱要争“资格”,是有些人活在梦里,该醒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