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湘龙:今年是台湾省建省140年 媒体人唐湘龙11月25日在节目中表示,“今年

沈言论世界 2025-11-25 14:41:13

唐湘龙:今年是台湾省建省140年 媒体人唐湘龙11月25日在节目中表示,“今年是个重要的年份,不止是抗战胜利80周年,今年还是台湾省建省140年。1885年的12月12日,清廷正式建立台湾省,所以才会有台湾省。” 先说点儿干货。1885年12月12日,光绪皇帝下诏,把原本属于福建省下辖的台湾,正式升格为一个省。这在当时的清朝,可是件大事。 要知道,清政府虽然对内改革慢吞吞,但对边疆的态度一直是谨慎又认真。台湾在那时的地位可不低,派了刘铭传当首任巡抚。 上任之后就开始搞基建、修铁路、建电报、设工厂,甚至还搞了一点点“近代化”的样子。可以说,台湾省的设立,是清廷为了巩固对东南沿海的控制、加强防御日本扩张的一项重要举措。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140年前的建省,跟现在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大了去了。第一,这是中央政府在历史上对台湾行政管辖最明确、最系统的一次确认。 当年设台湾省,可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实打实地治理。不是“名义上”管着,而是扎扎实实派官员、设机构、修基础设施、搞经济发展。 这就从根上明确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是国家一体化治理的范畴之内。再结合近几年国际上频繁出现的各种“台湾问题”。 某些国家时不时就跳出来表演一下“关心台湾民主”,还喜欢在国际场合搞“台独”小动作。这种时候,回顾台湾建省的历史,就是最硬核的历史证据。 不是哪家媒体说了算,也不是哪个国家议会通过个什么法案就能改变的。台湾早在140年前就是中国的一个省,这种历史事实,任谁也推不翻。 再往近一点说,其实不只是大陆对台湾的主权立场一贯明确,在岛内,虽然某些政党嘴上说得挺花哨,但他们自己也清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早已写在历史和现实里。 只是近年来“去中国化”的风越来越猛,连课本里都要删掉“台湾省”这几个字。那这时候,更要有人站出来把历史翻出来讲清楚,不然下一代人真会以为台湾天生就是个“独立体”。 唐湘龙这次提出来建省140年,倒也不是偶然,毕竟今年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节点,就是抗战胜利80周年。一个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保卫国家主权的胜利。 一个是中央政府对台湾有效治理的历史见证,这两个事件放在一起看,信息量太大了。一个国家的统一,不只是靠打仗赢了对手,更要靠治理能力、历史事实和民心认同。 而台湾建省,就是那个时候中央政府对这块土地的治理起点之一。要说今年大陆要不要纪念这个事?答案显而易见。 纪念台湾建省140年,不只是回顾历史,更是对现在那些搞分裂、搞“去中国化”的行为一种无声而坚定的回应。有些人总喜欢挑拨,说大陆“武统”声音大,其实真正有力量的不是喊口号。 而是把历史一条条捋清楚,让人心服口服。把台湾建省的意义讲出来,讲明白,这比什么“国际发声”都更有底气。 而且这事儿还真不是只有大陆自己在说,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台湾当局自己都还在用“台湾省政府”的说法,直到后来才慢慢在“去中国化”的氛围下淡化这个称呼。 所以,对这个140周年,不能只靠媒体提一嘴,更适合有组织地做一次系统性纪念活动。比如办展览、出文献、做纪录片。 不是为了“怀旧”,而是要让更多人知道,台湾归属从来不是模糊地带,而是白纸黑字写在历史里的事实。 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刘铭传是谁,也不太清楚台湾最早的铁路是哪年修的,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我们讲历史的方式太单调。 要是能借着这个建省140年,用更接地气的形式把台湾的历史讲出来,尤其是讲清楚它从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也许比枯燥的政策文件更有说服力。 别忘了,就在今年,中共中央还特别强调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台湾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不管是从血脉、文化,还是从制度、历史,都没有脱离过这个共同体。 140年这个数字,不只是一个时间点,它是一个历史的回声,是现实的注脚,也是一种未来方向的提醒。 所以唐湘龙这番话,听着像是随口一说,但实际上是敲了一记锣。这锣声不吵不闹,却应该让更多人听见。毕竟,有些历史不能等别人提醒才去想起,它本来就该印在我们脑子里。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