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东京成田、羽田和大阪关西机场突然变得异常拥挤,但这次不是因为游客扎堆,而是大量我国公民在机场排队,急着回国。 你要是这两天在机场待一会儿,很快就能发现,值机柜台前人头攒动,拖着大箱小包的中国面孔不少,有人不断地看手机确认航班,有人和家人打着电话,一脸焦虑。说到底,这波“回国潮”来得又急又猛,背后牵扯的事还真不少。 先说说事情怎么突然紧张起来的。11月21日,外交部和我国驻日本使馆发布了安全提醒,内容很直接:最近在日本的中国公民遭遇了多起针对性犯罪,比如盗抢和骚扰,甚至还夹杂着一些极端的歧视言论。 安全提醒一出来,许多在日本的侨胞、留学生、务工人员,还有短暂出差和旅游的中国人,立马警觉起来。 还有不少准备来日本旅游、看望亲属或者出差的人,干脆直接退票或者改签航班,宁可损失点钱,也不想冒风险。 这波回国潮的起因其实不只一个。首先,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外交部的安全提醒。 消息一经官宣,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第一时间进行了转发,大家都明白这是个信号。 紧接着,驻日本大使馆和各地领事馆马上上线了紧急联系方式,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也发布了详细的应急指引,给在日本的中国公民吃了颗“定心丸”。 这时候,大伙都不敢大意了。连航空公司客服都说,21号晚上和22号白天,往返日本和我国的航班退票、改签量暴涨,很多人原本还在犹豫,看到官方发声立刻就行动了。 不过,安全提醒只是个催化剂,更深层的原因还得看最近日本社会环境的变化。 2024年,日本多地发生了几起针对外国人的盗窃、诈骗和暴力案,受害人里有不少中国人。 再加上这两年围绕台湾地区、涉海等敏感话题,日本部分媒体和政客的言论越来越激烈,网络和现实中的排外情绪也比以前明显。 除了安全担忧,经济压力也是不少人回国的原因之一。2024年,日本物价持续上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 东京、大阪等地的房租、食品、交通都涨了不少,留学生、打工族、还有短期来访的中国人都觉得钱包越来越扁。 有的人原本计划在日本待到年底,眼下局势一紧,又赶上生活压力大,干脆提前回国。 其实,能够快速回国,也离不开我国有关部门的提前布局。上半年开始,国内多次优化了国际航班政策,回国的流程比以前简单了许多,健康申报、隔离政策都更灵活。 最近,驻日本使馆和日本各大航空公司、机场协调,确保我国公民能顺利登机、顺利通关。 中国民航局和多家航司也临时加开了东京、名古屋、大阪等地飞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班,方便大家回国。 机场工作人员说,最近中国籍旅客普遍带的行李特别多,很多人是临时决定回国,带上了不少生活必需品和资料。 相关部门也提醒,最近航班需求量大,建议大家尽量提前规划,别临时抱佛脚。 说到这次回国潮的群体,留学生、务工者、探亲老人、全家出行的家庭都有。 有的留学生原本打算寒假回国,看到安全提醒后赶紧改签了最近的航班;有的年轻人本来年底合同到期,提前和公司打了招呼收拾行李回国;还有一些原本只是短暂旅游或者出差的人,也干脆取消了后面的行程。 国内亲友的反应也很直接,社交媒体上各种喊话,提醒在日本的亲人注意安全、尽快回国。 自媒体、票务平台、旅行社都在第一时间转发使馆公告和联系方式,帮助更多人获取权威信息。 与此同时,针对日本航线的退改签服务也做了调整。部分平台反映,最近飞日本的出境游咨询量大幅下滑,原计划赴日的人,不少转而选择东南亚等其他目的地。 这波回国潮还引起了日本官方的关注。日本警察厅、外务省等部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会根据我国使馆和中方部门的关切,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公民的安全保护措施。 机场、车站、闹市区的警力有所增加。NHK等日本主流媒体也报道,部分地方政府呼吁民众理性看待外国人,维护社会和谐。 目前,关于未来是否还会有更大规模的回国潮,官方没有公布任何计划。 无论是使馆、外交部还是主流媒体,都提醒大家理性应对,及时关注权威发布。 如果遇到困难,第一时间联系使领馆或报警,不要慌张。我国将一如既往地通过多种渠道,保护海外公民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这次日本机场中国公民集中回国,确实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安全提醒的发布、社会治安和中日关系的紧张、经济压力的加重、政策的优化,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让不少在日中国人选择提前回国。 整个过程中,我国有关部门的反应及时,机场和航司的应急措施也比较到位。 虽然现场人多,但秩序还算井然,大部分人都能顺利回国。能明显感觉到,国家对海外公民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服务和保障也比以前更成熟。 未来如何发展,还得持续关注权威信息。但无论身在何处,国家永远是所有海外公民最坚强的后盾。 参考;日本机场挤满了回国的人,游客:家里人也在催,担心安全——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