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美国成了印度的头号仇敌!就在光辉战机坠毁的硝烟还没散去时,印度媒体发动了一场针对美国的舆论围剿。从今日印度到经济时报,借口出奇一致:都怪美国引擎给慢了、给坏了。这种把技术无能转化为外交勒索的操作,让全世界都看清了印度工业的流氓底色! 这哪是找事故原因,分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碰瓷!先掰扯清楚这架坠毁的光辉战机,本身就是印度军工的“笑话代表作”——从1983年立项研发,磕磕绊绊搞了40年才勉强列装,光设计方案就改了20多次,被军迷戏称“研发周期比飞行员服役年限还长”。这次坠毁的战机,搭载的是美国通用电气的F404涡扇引擎,这款引擎可是经过实战检验的成熟货,装在F/A-18战机上驰骋沙场几十年,故障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怎么到印度手里就成了“元凶”? 印度媒体压根不提自家的致命短板。光辉战机的机身复合材料是印度本土生产的,多次出现强度不达标问题;航电系统整合得一塌糊涂,曾在演习中出现“雷达锁定目标后导弹打不出去”的尴尬;就连飞行员的供氧系统都频繁故障,之前就有飞行员吐槽“上天就怕缺氧晕厥”。这次坠毁初步调查显示,是机身结构断裂导致失控,跟美国引擎半毛钱关系没有,可印度媒体硬是把锅甩过去,无非是想转移国内民众的怒火。 更离谱的是,这种“甩锅外交”印度早就玩得炉火纯青。之前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三次下水还没法形成战斗力,就怪俄罗斯提供的舰载机延迟交付;国产反坦克导弹试射失败,说以色列的制导组件不合格;甚至连步枪子弹卡壳,都能扯到德国的钢材质量有问题。仿佛印度军工的所有失败,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永远是“受害者”。这种自欺欺人的态度,让各国军工企业都怕了,现在跟印度合作,都得提前签好“免责协议”,生怕被拉着背锅。 美国心里跟明镜似的,只是懒得戳破。印度是美国在印太战略里的重要棋子,美国需要借印度制衡地区局势,还想卖更多军火给这个“大客户”。这次印度媒体闹得再凶,美国通用电气也只是轻飘飘发了句“愿意配合调查”,压根没接“引擎故障”的话茬。这种看破不说破的默契,说白了就是利益交换——印度借着骂美国刷民族主义情绪,美国借着纵容印度巩固盟友关系,吃亏的反而成了那些盼着国产军工崛起的印度民众。 印度工业的“流氓底色”,在这次舆论围剿里暴露无遗。他们既想靠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撑起大国门面,又不愿承认自己在整合、研发、品控上的全方位落后;既想当“军火采购大国”,又想搞“自主创新”,结果两头都没做好。光辉战机从立项之初就喊着“100%国产化”的口号,结果搞到最后,发动机、雷达、导弹全靠进口,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国牌组装机”。 这种操作只会让印度在军工自主的路上越走越远。各国都看清了,印度根本没有正视问题的诚意,只会把合作当成“甩锅跳板”。现在俄罗斯已经减少了对印度的核心技术输出,以色列也收紧了军工合作的范围,美国虽然没翻脸,但也在关键技术上留了后手。印度要是还抱着“技术不行,舆论来补”的心态,别说造出先进战机,迟早会被国际军工圈彻底边缘化。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