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icon媒体近日发表称: 如果一个大国被逼迫到忍无可忍、动手出手之时……

图图闲聊优美 2025-11-24 15:46:48

俄罗斯icon媒体近日发表称: 如果一个大国被逼迫到忍无可忍、动手出手之时…… 俄罗斯确实频繁在联合国场合阐述自身立场。例如2025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俄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就美方提出的冲突新计划草案发声,指出未看到乌方谈判的诚意,并阐明特别军事行动的核心目标;2025年2月联合国大会涉乌紧急会议上,俄外长也重申乌克兰不加入北约是谈判的先决条件,多次通过国际平台传递自身立场。 俄罗斯的能源反制给欧洲带来了显著冲击。冲突爆发后俄罗斯要求不友好国家用卢布购买天然气,还对不遵守规则的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停供天然气,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从冲突前每兆瓦时20欧元左右飙升至最高300多欧元。受此影响,德国化肥厂减产、波兰化工企业停工,2025年保加利亚天然气费用上涨七成,斯洛伐克民众甚至要靠烧木头过冬,完全契合文中描述。 俄军在冲突中投入多款先进装备并精准打击军事目标。2022年就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投入实战,2024年使用“榛树”高超音速导弹打击乌军工企业,2025年又用该导弹与无人机协同摧毁基辅的“爱国者”防空阵地;此外还出动苏 - 34战斗轰炸机投放增程滑翔炸弹,用FAB - 3000巨型航空炸弹攻坚,这些装备的实战应用充分展现了其军事威慑力。 俄罗斯通过各类文化交流强化自身文化传播与国际影响力。2024 - 2025“中俄文化年”期间,俄中合拍的电影《红丝绸》在俄上映后票房近7亿卢布,收获广泛好评;同时俄罗斯借助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等平台,与多国开展影片展映、合作制片等活动,既展示了自身文化魅力,也深化了与他国的文化联结。 大国间的对抗从不是单一维度的博弈,而是综合实力的全面较量,背后更藏着对“冲突代价”与“共赢逻辑”的深层反思:当俄罗斯用能源、军事等手段反击时,虽达成部分战略目标,却也面临长期制裁、国际舆论分化等连锁反应;欧洲虽坚守对乌立场,却要承受能源危机、民生压力与产业外流的现实阵痛。 这恰恰说明,现代国际秩序中,“零和博弈”早已难以为继,军事手段只能解决表层矛盾,经济反制往往陷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困境。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靠威慑与对抗构建,而是基于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利益平衡——唯有摒弃“非黑即白”的对立思维,通过多边机制化解分歧,才能避免冲突升级为全人类的灾难,这正是大国博弈留给世界的重要启示。 大国反击从来不是单点发力,而是经济、军事、政治、文化齐上阵的全面较量。就像俄乌冲突里的俄罗斯,联合国上反复亮明立场争支持,能源反制让欧洲天然气价格飙涨,企业停工百姓遭罪,军事上靠先进导弹精准打击,文化上也通过交流秀魅力。 但这事也透着反思:对抗没有赢家,俄罗斯扛着制裁,欧洲受着能源危机,最后都是民生买单。现代社会早不是零和博弈的时代,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真要解决问题,还得坐下来谈,相互尊重才是长久之道,不然打下去谁都没好果子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讨论深入分析俄罗斯 俄罗斯重大转变 俄罗斯战略思考 俄现状

0 阅读:0
图图闲聊优美

图图闲聊优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