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午饭时,淼哥发自肺腑的对岳母大人说了谢谢,感谢她培养了这么好的女儿,家里大事

若南光明 2025-11-24 15:28:42

昨天午饭时,淼哥发自肺腑的对岳母大人说了谢谢,感谢她培养了这么好的女儿,家里大事小情全搞定,娶到淼嫂是这辈子捡的最大的漏,她这么优秀,追求她的男生肯定很多很多,矮挫丑穷的淼哥,如何能从一众人中脱颖而出的呢? 饭桌上岳母笑着摆手,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对这个女婿的了然——毕竟现在窝在沙发里打呼的男人,早没了当年谈玉器时的清隽,鼻毛从黄牙间探出来,像两根不安分的黑草。 刚拍拖那阵,淼哥总在茶余饭后“不经意”拿出私藏的旧玉佩,说这沁色是“水银沁”,讲《韩熙载夜宴图》里的乐师指法;翻出泛黄的诗集,念“疏影横斜水清浅”时故意把声调压得很低。 淼嫂后来坦言,当时确实被唬住了:“一个穿格子衬衫的愣头青,居然知道金石拓片的讲究,难不成真是哪个藏家的后代?” 15年过去,藏家后代的剧本没上演,俩娃的爹倒是当了很久。睡前故事从“玉器纹路”变成了“明天谁送娃上学”,唯一没变的,是他看见美的东西时眼里的光。 有人说,当年淼哥靠的是“装”,可装一时容易,装一辈子难——那些被他翻烂的《中国书画史》,书架上摆了十年的青铜小鼎,早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就像前几天看开闭幕式,别人讨论科技感,淼哥却盯着屏幕里消失的鳌鱼发呆——那鱼尾的弧度、鳞片的层次感,是刻在骨子里的审美记忆,比任何“霸总剧本”都让人踏实。 生活或许会磨掉当年的青涩,却磨不掉对美的感知力。这种能力,不止能帮你在人群里“唬住”谁,更能让柴米油盐的日子,多些值得回味的光。 昨天午饭时,淼哥说完谢谢,偷偷瞥了眼厨房忙碌的淼嫂——她正把刚买的腊梅插进青瓷瓶里,阳光斜斜落在花瓣上,像极了15年前,他第一次给她讲“瓶花之美”的那个下午

0 阅读:2
若南光明

若南光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