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速公路不用水泥,而用沥青?一位55岁的包工头表示:80%的人不知道,一吨水泥的价格是沥青的十分之一,选择用沥青铺路不是因为贵的好,而是因为这些。 沥青路面属于柔性材料,里面混着石子、砂子和石油沥青,摊铺后像层弹性垫,能随温度变化伸缩,不容易裂。水泥路面是刚性结构,主要靠水泥、石子和砂拌成混凝土,硬邦邦的,热胀冷缩一使劲就出缝。高速上车速快,动辄一百多码,路面要稳当。柔性沥青能吸收车辆震动,行车平稳,轮胎抓地力强,尤其雨天不滑。水泥路表面光溜,雨水一积就打滑,事故率高。数据上看,我国95%以上的高速用沥青,就是因为安全考虑。包工头提过,水泥路在高速上用,冬天冻胀夏天热裂,维修起来费劲。 开车长途最烦噪音,水泥路有接缝,每过一道缝就咚咚响,像坐老式火车。沥青路面无缝,平整度高,车辆通过时安静多了。研究显示,沥青路噪音比水泥低3到5分贝,开车不累。舒适性上,沥青有弹性,减震好,乘客坐着不颠。水泥硬,震动直传车身,时间长了人受罪。高速设计时,就优先这些用户体验。国外有些地方水泥路多,但中国车流量大,选沥青更合适。 建高速不能拖太久,影响交通。沥青铺设快,加热搅拌后直接摊铺,几小时凉了就能通车。夜里干活,白天不耽误。水泥浇筑得支模板,浇完还养护好几天,洒水盖布,期间路封死。包工头算过,一段高速用水泥,工期至少多出一倍,成本间接涨。沥青还能分段修,不用全堵。早期中国高速20%用水泥,后来发现不划算,现在新建的几乎全沥青。 维修方面,沥青占大便宜。路面坏了,铲掉坏块,填新料压实,一天搞定。水泥裂了,得砸开大片,重浇混凝土,等硬化,花钱多时间长。沥青局部修补简单,工具一到就行。水泥路寿命长点,理论上10年,沥青5年,但实际维护成本水泥更高。包工头举例,水泥路压塌一块,得整体换板,费力。沥青高温软化是缺点,但加改性剂能改善。总体上,沥青全生命周期成本低,尽管初始贵。 价格这块,别光看单价。水泥300元/吨,沥青3500甚至4500,差十倍多。但建路不是买材料那么简单。沥青用量少,因为层薄,水泥得厚实。加上施工和维护,沥青省钱。研究院数据,2002年水泥厂多,产量大,价稳,但沥青技术进步,现在每平米造价水泥两倍不到。长远看,沥青耐用性在高流量路好。乡村路车少,用水泥扛压实惠,高速车多,沥青更值。 对比国外,美国早期水泥路50%,因为他们石油少,沥青贵。现在也转沥青,佛罗里达州“白改黑”,水泥改沥青。欧洲沥青主流。中国产量大,2014年沥青3000万吨,够用。收费站用水泥,因为车停多,重压大,水泥抗压强,不变形。高速主体沥青,结合实际需求。 环境因素也不能忽略。沥青有污染,生产时石油味重,但现代工艺控制好。水泥生产粉尘大,能源耗多。沥青可回收,旧路铣掉再用,环保。水泥拆除废料多。高速选材时,平衡这些。 包工头观点接地气,不是贵就好,而是综合考量。安全第一,舒适第二,成本第三。80%人不知,是因为没深想。实际工程里,这些决定路好坏。未来技术进步,也许材料更好,但现在沥青是主流。 早期高速水泥比例高,后来经验积累,转沥青。包工头退休后,见证变化。工程队培训新人,强调材料选对。项目多,路面经台风考验,持稳。晚年他看新路,感慨选材重要。总之,高速用沥青,是实打实的选择,不是瞎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