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日俄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在谈判桌上,日本的代表回想起十年前甲午战后,

涵山不吃亏 2025-11-24 11:02:21

1905年,日俄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在谈判桌上,日本的代表回想起十年前甲午战后,如何成功地让清政府割地赔款,那二亿两白银的巨款仿佛还闪着光。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沙皇俄国,便也毫不客气地开出了条件,其中一项便是高达30亿日元的战争赔款。 说起日俄战争那会儿,日本刚在1904年二月偷袭旅顺口的俄舰队,战争就这么打响了。本来是两国抢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利益,日本靠着海军优势,先在黄海干掉俄太平洋舰队,陆上也从朝鲜登陆,一路推到奉天,把俄军打得节节败退。俄国那边呢,远东补给线拉得老长,指挥官库罗帕特金又优柔寡断,士兵素质还差劲儿,装备上也跟不上。结果到1905年五月,对马海峡一战,俄波罗的海舰队被东乡平八郎全歼,俄国彻底撑不住了。国内罢工浪潮一波接一波,彼得堡街头工人砸工厂,沙皇尼古拉二世坐不住,美国总统罗斯福跳出来当和事佬,拉着双方去新罕布什尔州的朴茨茅斯谈事儿。 日本代表小村寿太郎那时候是外务大臣,瘦瘦高高的,精通英语,早年从萨摩藩武士家出来,维新后就钻进外务省。十年前甲午战,他跟着伊藤博文去马关,跟李鸿章讨价还价,硬是逼清政府吐出台湾、澎湖和二亿两白银。那笔钱到手,日本国库一下鼓起来,等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实际交付时还因为银成色和汇率问题,多榨出几千万两。清廷为了还款,卖官鬻爵,借外债,利息高得吓人,财政直接瘫痪,半殖民地化加剧。那些银子日本没全扔进教育兜里,大头儿八成多砸在军备上,海军从五万吨吨位扩到二十五万吨,陆军师团翻倍,从德国买炮买弹,十年后日俄战就用上了。剩下的小部分才修铁路、建工厂,勉强拉动点工业,但主要还是军国主义那套,教育入学率涨是涨了,可根儿上还是为扩张铺路。 小村寿太郎这回学着老套路,带着十二条条件上桌,第十条直奔主题:俄国赔三十亿日元,差不多日本两年国库总和,够再建三支舰队。俄国代表是谢尔盖·维特,财政大臣出身,高大魁梧,留着大胡子,早年管铁路,推工业化,建西伯利亚大铁道,对中国东北野心不小,但打起仗来他就劝尼古拉二世别逞强。维特到朴茨茅斯后,第一天就发电报回圣彼得堡,尼古拉二世看完,冷着脸批示:一个卢布不给,不服战场见。沙皇这人优柔寡断,但远东丢了面子,国内革命苗头正旺,他知道再赔款就得内乱升级。俄国远东兵力本就少,动员九次才凑一百二十万,伤亡二十七万,还得防欧洲,哪敢再松口。 谈判从八月十日开锣,日本狮子大开口,俄国咬死底线。罗斯福从中撮合,偏向俄国点,美国想在远东搅和均势,不让日本一家独大。小村寿太郎本想复制甲午那招,仗着旅顺奉天到手,俄国得低头,谁知维特铁板一块,电报来往几轮,俄国明确表态:赔款零,库页岛南半让一步,朝鲜承认日本利益,东北铁路租借权转手,但钱免谈。日本国内早炸锅了,战争烧掉十五亿日元,国债堆山,米价飞涨,大阪工人罢工,东京报纸骂政府。陆军弹药快光,海军煤不够烧回国,小村寿太郎咬牙扛到九月五日,和约签了:日本得南库页岛、旅顺大连租借、南满铁路,俄国撤东北兵,但赔款一条划掉。 这事儿对日本打击不小,民众觉得打了胜仗却空手回,九月五日东京日比谷公园万人集会,冲外务省砸窗户,烧警察局,死伤几十人,叫日比谷烧打事件。桂太郎内阁下台,小村寿太郎背黑锅,被叫“零外交家”。日本从此军部抬头,觉得谈判太亏,下回只能用枪说话,十年后进东北就没再手软。维特回国也没好果子,保守派骂他卖库页岛,尼古拉二世赏了点钱,但再不用他,1915年心脏病走了。尼古拉二世呢,继续瞎折腾,1905革命勉强用十月宣言压住,许诺杜马议会,实际专制没变,一战又上,1917年二月革命退位,1918年叶卡捷琳堡一家被枪毙,罗曼诺夫王朝完蛋。 日本那三十亿日元梦碎了,但得的实惠够它嚼十年。南满路成经济命脉,朝鲜1910年吞并,军部借此壮胆,军费年年涨,1915年二十一条就甩清廷脸上。俄国丢了远东脸面,尼古拉二世远东政策崩盘,革命火种埋下,一战时欧洲战场还得顾远东尾巴。整个东亚格局变了,日本从岛国变列强,俄国收缩回欧洲,中国东北成火药桶。甲午那二亿两白银,本是日本军国起点,日俄这回没赔款,却用东北权益换了扩张空间。 日本用甲午赔款建的海军,在日俄战立功,但也埋下军阀祸根。俄国不赔款,保住点颜面,却加速内乱。朴茨茅斯那张纸,签了东亚新地图,东北从清家天下变列强饭碗。想想那二亿两白银,到日本手,换来舰炮铁路,十年后砸回中国头上。历史循环,狠劲儿在制度和野心,不是一笔钱的事儿。日俄战后,日本工业起飞,1910年吞朝鲜,1920年代进关东州,军部嚣张起来。俄国那边,维特改革白搭,沙皇顽固,一战雪上加霜。清廷呢,东三省条约签了,袁世凯瞿鸿禨庆亲王签字时,估计肠子都青了。

0 阅读:2

猜你喜欢

涵山不吃亏

涵山不吃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