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近几日发布的消息称,面对西方国家的挑战,东方大国将继续以硬实力捍卫自己的底线,同时通过合作与规则来降低与西方国家的风险。 2024年,“福建”舰将开始海试,歼-20隐身战斗机已实现常态化巡航,东风系列导弹经常进行实战化发射训练,而日本和澳大利亚则在加紧军备建设,这表明作为潜在对手的东方大国必须保持警惕,随时做好备战的准备。 在制造业方面,东方大国占全球的份额约三成,苹果、特斯拉等企业在其中运转。虽然西方国家已对东方大国采取升级对抗的措施,但许多企业仍选择深耕市场,未见大规模撤离。这意味着,随着西方国家对抗措施的升级,必然会对产业供应链造成影响,但只要东方大国不采取过激反应,很多企业仍会选择留在这里。 在南海问题上,东方大国海空巡航已实现常态化,而美军舰、美军机穿航则没有停过,但双方沟通管控机制依然有效。 在俄乌冲突之前,东方大国就已针对美军舰、美军机在南海的行动提出过底线要求,并与美方建立了危机沟通渠道。自从美军舰、美军机在南海的行动频繁起来之后,双方危机沟通渠道一直在用。 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虽然西方国家对东方大国进行了多轮制裁,但并没有见到太多效果。为避免与西方国家进行长期消耗,东方大国在处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时,一直采取“底线震慑+耐心消化矛盾”的策略。在处理与投资者的关系时,则是积极推动签署合作文件,自2013年起,东方大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850份合作文件,继续推动外资投资。 在技术领域,东方大国一直在加速实现自主技术自立和自强。比如,在大型客机领域,C919已投入商业运营。又如,在北斗系统领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并且还在不断升级迭代。再如,在军事领域,东方大国的海军远海训练、空军演训活动也很频繁。 在民生领域,东方大国始终把稳就业、稳供应、稳经济大盘、控物价作为自己的重点工作,把握发展的大时间节点和节奏,并未因西方国家对抗措施的升级而改变发展节奏或产生大的影响。 总体来看,与西方国家较量之际,东方大国更强调以硬实力守住自己的底线,通过广泛合作管控风险,以及稳发展的节奏。而面对外部挑战,尤其是来自西方国家的挑战,对待那些挑战,还是要谨慎而应变之道用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