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交易格林,根子其实在申京这儿。 别看格林和申京是双核,俩人打法根本不兼容。一个是要在高位拿球策应的中锋,一个是要持球打挡拆的后卫,球权就那么多,他俩总得抢着玩,战术上拧巴得很。格林到了活塞,使用率直接干到31%,场均22分,说明他就得这么打。 这时候新秀谢泼德来了,夏季联赛场均6.8次助攻,三分命中率42%,教练组一看,这不就是完美插件吗?他能打无球,能快速出球,正好解决申京持球时空间拥堵的问题。这么一来,格林的交易就顺理成章了。 很多人拿申京跟约基奇比,但数据差得有点多。约基奇生涯三分命中率34.7%,申京只有28.5%,防守效率也差一截。掘金给约老师配了四个射手,火箭上赛季三分命中率联盟排第25,这配置这配置,想复制掘金模式太难了。 说白了,火箭这波操作就是战术理念大转型。看看近五年的冠军,80%都是后卫或锋线核心。火箭这是从“双核试验”转向更主流的“后卫驱动”体系了。 所以这事儿很简单,火箭选择了一条更稳妥的路,申京也得赶紧把投篮练出来,适应新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