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经验并没有投射火力靠谱,以44年新兵蛋子的美军为例,虽然缺乏有经验的军官和老

欣欣南宫钦 2025-11-23 22:53:42

实战经验并没有投射火力靠谱,以44年新兵蛋子的美军为例,虽然缺乏有经验的军官和老兵,但火力弥补了这些。1个步兵师配备36门105毫米榴弹炮和12门155毫米榴弹炮,所辖的3个步兵团都直接把105毫米榴弹炮当团炮用,反正就打七八公里,不需要太远,算下来全师光是105毫米榴弹炮就有72门。 说起二战那会儿,很多人总觉得打仗就得靠老江湖带队,新兵蛋子上去就是送人头。可实际情况呢?1944年诺曼底登陆时,美军一大堆部队基本都是刚从本土拉过来的菜鸟,军官老兵加一块儿也没几个见过真刀真枪的血腥场面。但他们愣是靠着炮弹堆出来的火力网,把德军那些东线混了几年仗的硬茬子给摁住了。这事儿搁谁听都觉得玄乎,但细抠历史记录,你就知道,实战经验这玩意儿,在足够猛的投射火力面前,顶多算个添头,扛不住就得跪。 1944年春夏,美军一个标准步兵师的火力配置,简直就是个移动炮兵团。师里直属炮兵有三个105毫米榴弹炮营,每营12门,加上一个155毫米榴弹炮营12门,总共36门105毫米和12门155毫米。这些家伙事儿射程够用,105毫米能打到11公里左右,155毫米更远,差不多13公里,够覆盖诺曼底那种树篱密布的战场了。更绝的是,每个步兵团还配属一个炮兵连,装备6门105毫米M3轻型榴弹炮,直接当团炮使唤。三个团一算,全师105毫米榴弹炮就凑齐72门。这数字听着就吓人,搁德军眼里,估计得直咽口水。 为啥这么配?因为美军从北非和西西里打过来,早摸清了门道。他们的炮兵训练体系牛,强调快速定位和齐射,炮手们用无线电和观察机协调,弹药补给线也拉得稳。历史资料显示,一个美军师日均105毫米炮弹消耗能到2000到3000发,155毫米600到800发,德军同级别单位顶多五分之一。诺曼底战役头一个月,美军炮兵总共砸下去的炮弹,够德军一个集团军群喝一壶的。反坦克火力也跟上,师里37毫米和57毫米炮36到48门,外加坦克营76辆谢尔曼或M4A3,机动性强,够堵德军豹式冲锋的路。 德军那边呢?他们东线磨了三年,军官老兵多,战术灵活,防御工事挖得深。但火力密度低得可怜。一个德军步兵师,105毫米榴弹炮顶多24门,155毫米12门,机动补给跟不上,燃料弹药老短缺。装甲师虽有虎式和豹式,火力猛,但数量少,诺曼底就10个装甲师和掷弹兵师,总坦克不到1500辆,还得分散防线。隆美尔是少数清醒的,他从北非回来就嚷嚷,得把装甲师往前推,滩头一硬顶就把盟军赶下海。可其他将领呢?大多还幻想着,一个装甲师冲锋,就能把美军推回去。结果呢?登陆头一天,德军21装甲师想反击,半路就被盟军P-47雷霆战斗轰炸机和海军炮火给炸散了架。 6月6日犹他滩头,美军第4步兵师上岸,师炮兵营105毫米榴弹炮直接拉到海堤边,15分钟1200发炮弹就把德军122步兵团指挥部周边炸成蜂窝。德军想反扑,炮火密度一上来,步兵冲不动。6月13日,第90步兵师打蓬杜欧村,头波进攻崩了,伤亡400多,下午三个105毫米营加军属155毫米营45分钟4000发炮弹,村外阵地削平,德军残部直接投降。7月25日眼镜蛇行动,第30步兵师圣洛南进攻,72门105毫米加54门155毫米40分钟打光高爆弹,德军教导装甲师前沿全掀翻,坦克陷坑里爬不出来,当天美军推进3公里。 8月7日莫尔坦反击,德军四个装甲师想切补给线,美军第743坦克营和第83步兵师把105毫米拉到1500米直射,一晚1.2万发炮弹,德军51辆豹式黑豹报废,反击崩盘。整个战役,美军火力消耗是德军5倍,德军装甲师敢硬顶,第一波就丢30到50%步兵,前沿工事成废墟。炮兵观察员树顶标靶,电话线泥地拉,补给车夜里运弹,火力层层叠,推进稳如狗。 这火力优势不是天上掉的,美军工业底子厚,1944年月产105毫米榴弹炮上千门,弹药堆成山。德军呢?盟军空袭炸工厂,燃料从东线调不过来,隆美尔求援都求空。德军将领除了隆美尔,大多还沉在梦里,以为装甲突击一波流就能翻盘。结果西线10个装甲师被美军压着打,美军一线平推,结硬寨打呆仗,靠的就是炮弹数量碾压。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欣欣南宫钦

欣欣南宫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