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 日本最新通报 原定于11月25日访问东方大国的日本企业访问团,已经取消或推迟。 访问团成员来自20多家日本知名企业,包括丰田、索尼、松下、日立等,计划在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与东方大国企业洽谈合作。 谁都知道,中日做生意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连续 16 年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 年两国贸易额就有 3083 亿美元,今年前 8 个月又增长了 4.7%,达到 1960.7 亿美元。 日本企业有多依赖中国市场?数据摆在这,51% 的日企都把中国当成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咱们粤港澳大湾区 8600 多万消费者,都是他们盯着的潜力客户。 就说丰田吧,在华新能源汽车业务刚有起色,本来想借着这次访问深化合作,赶上中国新能源市场年均两位数增长的东风,结果现在计划全被打乱了。 还有半导体领域,中国是日本半导体设备的重要买家,这些设备的收入占日本相关企业总收入的 20%-30%,本来这次洽谈能让双方产业链绑得更紧,结果全黄了。 要说这事的根源,还是日本政客不长眼,高市早苗那番涉台言论简直是捅了马蜂窝。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底线中的底线,谁碰谁倒霉! 咱们中国政府早就说得明明白白,涉及核心利益的事绝不含糊。结果呢,她这番话一出口,中日关系瞬间紧张,原本安排好的合作全被波及。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原本在华有 24 场活动,包括研讨会、招商会、地方政府对接会,全被取消了,好多日本企业提前订了机票酒店、做了宣传材料、运了样品,这些钱全打了水漂,中小企业更是愁得睡不着觉,本来指望靠这些活动拿订单、拓市场,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这可不是第一次因为政治问题影响生意了,2012 年钓鱼岛问题闹起来的时候,日本汽车在华销量直接大幅下滑,部分企业还停了在华生产,历史教训就在眼前,可有些日本政客就是记不住。 这次更严重,不光企业访问团取消,连地方交流都受了影响,江苏和福冈的友好省县活动、广岛的日中友好纪念活动全被推迟,山口县市长的访华行程也黄了。 商业合作最讲究稳定和信任,现在这么一折腾,双方建立起来的互信被严重破坏,以后再想恢复可就难了。 最让人觉得不值的是日本老百姓,政客一句话,他们跟着遭殃。北海道的渔民本来把扇贝、海鲜运到中国,结果现在通关都成问题,当地政府急得开紧急会议,可也没啥办法。 旅游业更惨,超过 54 万张飞往日本的机票被取消,东京的旅行社说年底有 30 个中国旅游团取消,明年初的游学团也没着落,一家旅游巴士公司光近期损失就有两三千万日元。 野村综合研究所预测,要是这事持续下去,日本明年经济可能损失上万亿日元,这些钱可不是小数目,最后还得日本纳税人买单。 有人可能会问,就不能线上谈吗?说实话,做生意尤其是重工业、高科技领域的合作,线上根本替代不了线下。比如新能源汽车的产线合作,得去现场看厂房、试设备;半导体材料的对接,得当面验货、谈技术细节,这些线上聊一百句不如实地看一眼。 好多日本企业本来计划这次访问签好几亿美元的投资项目,现在项目延后,每月都得承担额外成本,心里能不急吗?可急也没用,谁让他们的政客不懂事,非要拿经济利益当政治赌注。 咱们中国这边其实早就有准备,日本这些年一直在收紧半导体出口管制,从 2023 年开始就限制 23 种设备出口,后来还不断加码,可咱们没被卡脖子。 上海微电子都造出了先进封装光刻机,28 纳米的设备都进入验证阶段了,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 85%。2024 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到 495 亿美元,本土厂商占比都超过 40% 了,就算没有日本的合作,咱们自己也能往前冲。 反观日本,半导体设备出口总额预计从 2023 年的 305 亿日元降到 2025 年的 250 亿日元以下,订单都被韩国、欧洲的企业抢走了,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句实在的,中国市场向来敞开大门欢迎真心合作的朋友,德国、韩国的企业都在加大对华投资,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可日本偏偏要搞特殊。 2025 年 1-9 月日本对华投资本来增长了 55.5%,达到 62.3 亿美元,眼看着合作要更上一层楼,结果被政客搅黄了。 那些日本大企业心里其实也清楚,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创新活力,离开中国市场,他们在新能源、半导体这些新兴领域很难有大作为。 这事也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政治和经济不能乱绑在一起,尤其是核心利益问题,绝不能碰。咱们中国愿意跟世界各国做生意、搞合作,但前提是尊重彼此的底线。 日本要是还想继续跟中国合作,就得让那些政客收敛点,别再发表挑衅言论,踏踏实实坐下来谈合作才是正道。不然的话,只会错过更多发展机遇,最后受损的还是他们自己。 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唯一的出路,搞对抗、碰红线,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