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最近在南海忙着一件棘手的事。他们正在打捞一个多月前坠毁的两架军机——一架

白卉孔雀 2025-11-22 19:45:01

美国海军最近在南海忙着一件棘手的事。他们正在打捞一个多月前坠毁的两架军机——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和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这两架飞机都是在10月26日从尼米兹号航母上起飞的,坠毁时间仅相隔半小时。 专业打捞船“救援者号”已锚定事故海域,船艉150吨级吊机的钢缆正缓缓垂向深海,甲板上减压舱的指示灯闪烁着幽蓝光芒——三年前CV-22鱼鹰坠海时,就是这套系统将残骸从190米海底拉起。 尼米兹号的飞行甲板像块被啃过的饼干,防滑涂层大片剥落,露出锈蚀的钢板;弹射器液压管上的补丁层层叠叠,而备件仓库里,F-18的发动机零件标签显示“拆自停飞机体”。 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暗示“燃油质量可能有问题”,但五角大楼实验室的检测报告显示,从坠毁飞机油箱取样的JP-5航空煤油完全合格;真正的警报,藏在舰员宿舍的床头——有人用马克笔在墙上画了个钟表,指针永远停在凌晨三点。 飞行员的任务清单更令人心惊:周均飞行时间22小时,远超条例规定的14小时,新手飞行员莉莉安的着舰训练仅完成大纲的58%。难道这就是“世界最强海军”的日常? 10月26日的南海气象记录显示,阵风达18米/秒,接近舰载机起降的临界值;而航母指挥中心的日志显示,当天弹射器第三次故障时,飞行员已在待飞区等待了97分钟。 网络上曾疯传“中国电磁武器击落”的猜测,但美军太平洋舰队的电磁频谱监测数据显示,事故前后200海里内无异常脉冲信号;更辛辣的讽刺来自印度网友:“现在该美国向我们请教坠机经验了?” 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老师傅彼得退休前算了笔账:厂里焊工平均年龄55岁,30岁以下仅占7%,船体焊接合格率三年下降12%;这直接导致尼米兹号的大修周期从18个月拖到26个月,如今已超期服役七个月。 西班牙国防部上周宣布,将削减F-35采购量,转而增购欧洲“台风”战机;东南亚某国更是悄悄推迟了与美军的“卡拉特”联合军演——谁也不想自家军舰跟着“掉零件”的航母在南海晃悠。 深海机器人正将探测臂伸向1500米海底的残骸,而比打捞更难的,是修补那些看不见的裂痕:工业空心化的铁锈、全球部署的疲劳,以及盟友眼中渐渐冷却的信任。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白卉孔雀

白卉孔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