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伊朗总统佩泽希奇扬11月21日说:“有些国家看起来是朋友,但在战争时期并

韫晓生 2025-11-22 14:56:38

[太阳]伊朗总统佩泽希奇扬11月21日说:“有些国家看起来是朋友,但在战争时期并没有帮助我们。现在这些国家没有诚意地与我们合作,不排除这些国家还会伤害我们。”   (信息来源:鲁中晨报——“只要以色列继续袭击,伊朗就不会与美国谈判”) 这番没点名的吐槽,瞬间让全世界都开始猜测:伊朗意有所指到底是谁?   而这背后,藏着 2025 年伊以冲突的持续升温、伊朗内外交困的无奈,还有地区盟友关系的悄悄变味,把中东政治的复杂脆弱暴露得一览无余。   事情得从6月说起,以色列突然发动突袭,对着伊朗境内几十个核设施和军事目标狂轰滥炸,还让摩萨德搞秘密破坏,直接导致9名伊朗核物理学家丧生,两国的军事冲突就此拉开序幕。   伊朗也不含糊,立刻启动反击行动,一口气发射了550多枚弹道导弹和上千架自杀式无人机,对着以色列的军事基地、能源中心甚至民用设施反击。   接下来的几周里,双方你来我往,伊朗这边死了1060 人、受伤5800 多,以色列也有32名平民和1名士兵遇难,3238人受伤,好几万老百姓没了家。   以色列把伊朗纳坦兹核设施的核心区域、离心机工厂都炸了,连国家电视台大楼都没放过,被伊朗骂作 “丧心病狂”;而伊朗的反击也让以色列吃了亏。   虽美俄等国出面调停,6月24日双方签了停火协议,但没过多久就互相指责对方违约,零星冲突从没断过,整个地区一直绷着一根弦。   这场关乎国家生死的冲突里,伊朗原本抱了很大希望的 “战略伙伴”,却没给多少实打实的支持,这也是佩泽希齐扬吐槽的关键原因。   2025 年1月,他还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签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10月2 日正式生效,说好要在国防、能源、金融等方面合作20年,当时两边都喊这是“双边关系的里程碑”。   伊朗本来盼着靠这个条约,能从俄罗斯拿到军事装备、外交支持,还能在经济上松口气,可冲突一爆发,俄罗斯不仅没给什么实质性的军事援助,6月15日还宣布从伊朗撤侨,能源合作也因利益谈不拢进展慢吞吞。   这种做法让伊朗寒了心,外界都猜佩泽希齐扬说的主要就是俄罗斯。其实不止俄罗斯,伊朗和一些国家靠利益搭起来的盟友关系,一遇到真危机,就暴露了没多少互信的本质。   雪上加霜的是,伊朗国内还一堆麻烦事,也让佩泽希齐扬的这番表态多了层深意。   2025 年伊朗遭遇了 50 年不遇的缺水危机,全国一年的降水量还不到 150 毫米,只有常年的一半,德黑兰四座主要水库的蓄水量只剩 14%,政府警告首都可能几周内就没水喝了。   持续的高温干旱让好多城市只能间歇性供水,老百姓疯抢水罐、囤积瓶装水,有些高层住宅好几天没水用,甚至出现了买海水应急的离谱情况。   再加上一直没解决的能源危机,全国每天都要限电,学校停课、工厂停工成了常态,好几个省份都爆发了抗议活动,老百姓喊着 “水、电、生命是我们的基本权利”。   而美国多年的制裁让伊朗经济早就扛不住了,佩泽希齐扬政府的改革也没见多大成效,国内的矛盾越积越多。   佩泽希齐扬的话虽没引发直接的外交冲突,却把伊朗的外交困境和盟友间的裂痕摆到台面上。   这话一出来,伊朗国内的支持者觉得这是对“不仗义”国家的合理反击;反对者却担心这么说太草率,会让伊朗更孤立,不利于以后合作。   说到底,这事其实是中东地区 “利益为先” 外交的必然结果。   自从 1979 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以就一直是死对头,伊朗搞的“抵抗轴心”和以色列的安全焦虑一直对着干,而地区国家的盟友关系大多是短期利益交换,没什么稳固的共同基础。   佩泽希齐扬的吐槽,反映了伊朗在军事、外交和国内治理上的多重压力,更暴露中东地缘政治的核心问题,在这利益交错、矛盾扎堆的地方,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未来伊朗怎么平衡对外合作和自身利益,怎么解决国内国外的一堆麻烦,会一直影响着地区局势的走向。   而这事也再次说明在复杂的地缘博弈里,只有把自己国内的事做好,建立真正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才能长久地安全发展下去。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