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国总理默茨为例,欧洲政客的愚蠢和傲慢,让人难以理解。这两天,德国财长兼副总理

白卉孔雀 2025-11-22 10:46:17

以德国总理默茨为例,欧洲政客的愚蠢和傲慢,让人难以理解。这两天,德国财长兼副总理拉尔斯-克林拜尔正在中国访问,他一边说,要加强和中国的商业往来,一边又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还敦促中国要减少对俄罗斯的支持。 贸易主题公开活动的聚光灯下,默茨的话音刚落,台下巴西记者的沉默像一层薄冰。“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国家”,他转向 audience 时的微笑,与“离开巴西后终于回到德国”的感慨形成刺眼对比——这种当众贬低他国的“幽默”,究竟是外交失仪还是认知错位? 克林拜尔的北京之行,本应是为瓦德富尔在台海问题上的鲁莽言论降温。可他前脚刚与中国企业家探讨汽车工业合作的细节,后脚便在记者会上将“产能过剩”与“对俄支持”并列为议题,这种分裂的言行,比瓦德富尔的直接挑衅更具迷惑性。 朔尔茨任内,贝尔伯克“蹦床式”外交曾让欧洲外交沦为笑柄。如今默茨政府的表现,却将这种荒诞推向新高度:财长的矛盾表态、外长的原则性错误、总理本人的随意贬低,构成了一幅欧洲政坛的“怪诞图谱”。 “旧的世界秩序将宣告结束,新秩序将由欧洲来塑造”,默茨在布鲁塞尔智库演讲中的宣言,与其说是战略构想,不如说是对现实的逃避。当欧盟还在为是否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军援争论不休时,这种“塑造者”的自信从何而来? 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欧洲是生活方式大国”的论调,与默茨的言论如出一辙。他们似乎相信,仅凭价值观就能搭建起国际秩序的骨架,却忘了工业产值、能源自主、外交共识,这些支撑“秩序”的基石,欧洲正一块块丢失。 俄乌冲突爆发三年有余,欧洲天然气价格的剧烈波动、制造业企业的接连外迁、民众对通胀的不满抗议,这些现实场景与“塑造新秩序”的豪言壮语放在一起,像一组充满反讽的蒙太奇。 当克林拜尔在访华声明中强调“商业往来”的重要性时,他是否意识到,德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正被新能源车企挤压?这种既想获利又想指手画脚的心态,恰是欧洲政客对自身实力误判的缩影。 默茨政府班子的言行乖张,并非孤立现象。从巴黎到柏林,从罗马到布鲁塞尔,不少欧洲政客仍沉浸在“后冷战胜利者”的幻梦中,对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视而不见,对多极化趋势嗤之鼻。 他们批评中国“产能过剩”,却对欧洲自身在光伏、电动汽车领域的保护主义政策闭口不谈;他们敦促中国“减少对俄支持”,却对美国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的行为选择性失明——这种双重标准,正在一点点蚕食欧洲外交的可信度。 当欧洲在能源与经济的双重压力下步履维艰时,或许该问问默茨们:那个扬言要“塑造新秩序”的欧洲,连自己的 backyard 都打理不好,又怎能奢望在世界舞台上赢得尊重? 欧洲的困境,与其说是外部挑战的结果,不如说是内部认知坍塌的必然。当傲慢替代了理性,偏见蒙蔽了双眼,再华丽的“秩序”宣言,也不过是沙滩上的城堡。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白卉孔雀

白卉孔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