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场的归国潮:1937-12-13,是刻在血脉里的警醒 日本机场里排起的

柑橘满枝黄 2025-11-22 07:37:57

日本机场的归国潮:1937-12-13,是刻在血脉里的警醒 日本机场里排起的长龙,不是恐慌下的仓皇逃窜,而是每个中国人对民族历史的本能敬畏。当“想想1937-12-13”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没有激昂的口号,却让无数人瞬间红了眼眶——那段历史从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幸存者血泪交织的证言,是三十多万冤魂不散的呐喊。 2024年,又有6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带着一生的伤痕离去。程福保永远记得父亲被日军一枪毙命,外公被踢进江中溺亡;陈桂香躲在茅厕仍遭毒打,亲眼目睹奶奶跪地求饶却被枪杀;刘素珍6岁时被日军用开水烫伤的右臂,至今留着永不消退的疤痕。这些老人用余生一遍遍讲述苦难,不是为了传递仇恨,而是怕我们忘了:和平从不是历史的常态,而是先辈用尸骨堆砌的屏障。 可总有人在安逸中迷失。他们追捧日本的一切,为其文化产品狂热,对侵略历史轻描淡写,甚至嘲讽铭记历史的人“小题大做”。却忘了日本部分势力从未停止的小动作:篡改教科书抹去屠城史实,政客年年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这些行为比战争本身更让人寒心。东京市民都坦言“日本做了很多对不起中国人的事,不能原谅”,我们又凭什么替先辈轻易释怀? 机场里急着回国的人,心里都揣着一本账:不是不相信和平,而是明白和平需要底线;不是排斥普通日本民众,而是警惕那些试图歪曲历史的势力。铭记1937年12月13日,从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让我们在享受安稳时,记得先辈曾在零下的南京街头冻饿交加,记得无数家庭在屠刀下支离破碎。 当最后一位幸存者离世,我们就是历史的传承人。机场的归国身影,藏着的是“不忘本”的清醒,是“不妥协”的骨气。每个中国人都该把这个日期刻在心底:不是要与世界为敌,而是要守住民族的底线;不是要煽动对立,而是要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你觉得铭记这段历史是小题大做吗?如果是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0 阅读:0
柑橘满枝黄

柑橘满枝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