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日本提出“历史上没有外军在日本本岛登陆并占领过”这个观点,作为自己底气的象征,但日本的“底气”,其实远不止易守难攻那么简单。 很多人一说日本难打,就只提岛国、台风、补给线长,其实这只是表面。真实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日本的自信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一步步攒出来的硬实力和外部靠山叠加起来的。 先说最经典的例子,忽必烈那两次东征。1274年文永之役,三万多蒙汉高丽联军加上九百艘船,从高丽合浦港出发,先拿下对马和壹岐,十一月杀到博多湾。日本武士单挑习惯不适应元军集团冲锋和投石机,滩头打得血流成河,但元军补给跟不上,晚上退船过夜,结果台风一刮,船毁人亡大半。1281年弘安之役更夸张,十四万大军、四千多艘船,东路军从高丽走,江南军从庆元走,两路会合后发现博多湾已经筑起二十公里石垒,冲滩根本下不去,在海上飘了一个多月,士兵挤舱里喝水都不够,瘟疫先死一堆,最后又来台风,十多万人喂了海。日本把这叫“神风”,神社拜了七百年,民族自信直接爆棚。 跳到二战,美军本来都计划好了“没落行动”,先奥运行动登陆九州南部,占三分之一地盘建机场,再小王冠行动直扑关东平原,目标活捉天皇。美军算盘打得响,动用几百万兵力,预计自己伤亡五十万到一百万,日本死伤五到一千万。日本那边也疯了,全国五百多万正规军加民兵,女人小孩都拿竹枪准备巷战,冲绳刚打完,美军已经吐血。结果两颗原子弹下去,日本投降,本土入侵计划直接作废。这又一次强化了日本人那句“本土从未被占”的金字招牌。 地理上,日本确实占便宜。四面环海,最近的九州到大陆直线八百公里,两栖登陆本来就是世界级难题。海岸线曲折,能冲滩的地方就那么几个,守军一集中火力就够喝一壶。加上每年夏天台风季,海况说变就变,补给线拉那么长,舰队随时可能被吹散。现代战争更复杂,先得抢制空制海权,再建空中桥梁,哪个环节卡壳都完蛋。 但日本人从来不光靠天吃饭。这些年自卫队在西南诸岛下血本,与那国岛、宫古岛、石垣岛全布上雷达站和电子战部队,覆盖几百公里海域,一有风吹草动立刻知道。12式地对舰导弹早升级成改进型,射程上千公里,部署在九州熊本、大分一带,机动发射车藏山里,想打哪打哪。冲绳胜连基地新组第七岸舰导弹联队,专门盯着海峡。马毛岛建美军训练基地,鱼鹰运输机随时拉部队过去。北九州机场改军民两用,战时直接变前进基地。整个西南诸岛拉成一条导弹墙加雷达网,登陆门槛直接拉到天上去了。 光自己玩还不够,日本最大王牌永远是美日同盟。横须贺停核航母,冲绳嘉手纳、岩国堆战斗机,几小时就能覆盖整个东海。美军还打算把驻日部队升格联合司令部,指挥一条龙。每年联合演习搞得热火朝天,情报共享到牙齿。美方公开给核保护伞,这玩意儿谁敢忽视?再加上跟菲律宾、澳洲签各种协定,整个印太拉个大圈,把日本包得严严实实。 社会层面也别小看。日本防灾体系全球顶尖,地震台风见多了,全国动员能力强得吓人。历史记忆里,神风加甲午、日俄胜利,全灌输成“岛国不可败”的集体信念。危机一来,老百姓真能拧成一股绳。 当然,再硬的底气也不是铁板一块。日本资源全靠海运,一封锁就喘不过气。远程精确打击越来越准,海洋屏障没以前那么管用。美国战略重心随时可能转中东或欧洲,到时候承诺还算数吗?基地在冲绳闹出多少事,民间反美声浪一直没停过。这些隐患日本人自己心里门儿清。 说到底,日本那句“从未被占领”不是吹牛,是实打实的历史记录。但这份底气今天能这么足,不光是老天爷赏饭,更是地理、军事、社会、美日同盟全叠加的结果。时代变了,科技变了,底气还能撑多久,谁也不知道。


用户18xxx23
何必登陆 围着炸 有点东西就给炸掉 电站 港口 码头 工厂 研究所 油库 仓库 基地 机场 交通线,这些都炸掉就行了 压制几十年出来点就给炸掉 把小日本围困在岛上几百年就行
暗夜幽思
中国可从来没有想过占据那个弹丸小岛,要的仅仅只是上面不再有活着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