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开始转向了? 11月18日,泰国总理下达命令:全面深化与中国的合作。这是在泰国国王访华之后,泰国外交方面的首个重大决策,对中泰关系甚至对中国与东盟的合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泰投资金额已达220亿元,同比增长49%,电器电子、汽车、金属新材料这些领域成了中企扎堆布局的热门赛道。 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也很懂顺势而为,直接抛出"税收减免+非税收激励"的组合拳,不仅允许外资100%持股,还给出最长13年的企业所得税豁免,连"长期居留签证"这种便利都安排上了。说白了,就是用诚意换投资,毕竟中国资本的涌入对泰国经济来说可是强心剂。 贸易往来更是热得发烫,今年1-5月中泰贸易总额飙到577.09亿美元,同比增长26.11%,虽然泰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7680亿泰铢,这恰恰说明泰国市场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度在加深,从电子产品到工业设备,中国供应链已经深度嵌入泰国经济脉络。 更关键的是RCEP带来的红利,泰国作为东盟的地理枢纽,依托曼谷港、林查班港本就能辐射6.8亿消费者,如今中老泰铁路全线贯通,陆海联运时效直接提升50%以上。 这意味着在泰国设厂的中企能把货物更快地运往整个东南亚,这种物流效率的升级可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金白银的成本节约和市场拓展机会。 旅游业这块更是离不开中国市场的加持,今年1月到本月16日,泰国接待的外国游客里中国游客就有3946225人次,虽然外国游客总数同比下降7.18%,但中国游客带来的消费收入依然让泰国旅游部门笑开了花,毕竟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在全球都是出了名的。 旅游业是泰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其他客源国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紧紧抓住中国游客这个"金主"自然是明智之举,对于泰国的经济基本面是有着不错的促进作用的。 开泰研究中心把今年泰国的GDP增长率预测从1.5%上调到1.8%,虽然这个数字不算惊艳,但能在国际贸易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实现增长,对华合作的贡献功不可没。 而中国对泰投资的增长直接拉动了当地就业和产业升级,中泰铁路这样的大型基建项目更是能带动沿线经济发展,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泰国政府心里跟明镜似的。 而在泰国国王访华之后紧接着推出深化合作政策,也体现了双方政治互信的升级。在区域合作中,政治层面的共识往往是经济合作的前提,现在中泰从投资、贸易到旅游都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循环,中国需要泰国这个东盟支点扩大影响力,泰国则需要中国的资本、技术和市场来提振经济,这种各取所需的合作模式,自然能越走越远。 虽说这世上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但中泰目前的利益契合度,显然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且短期内看不到要下降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