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敢骗,一个敢信!”上海,一男子想要承包工程,但承包前却需要亮资10个亿,这

一叶知大事 2025-11-21 09:47:02

“一个敢骗,一个敢信!”上海,一男子想要承包工程,但承包前却需要亮资10个亿,这一下难住他了,后来认识一个朋友,对方给他看自己微信余额有83亿,男子当场心动,还支付了50万“帮忙费”,结果却发现这都是假的   工程行业里,“亮资”是发包方验证承包方实力的常见做法,这本是行业内的一种常规操作,却在上海引发了一起令人唏嘘的骗局。   张某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一直盼着能承接一个大工程,改变事业格局,当一个期待已久的项目摆在他面前时,他原本满心欢喜,没料到一道难题直接浇了他一头冷水——发包方明确要求,想要拿下这个项目,必须先亮资10亿元,以此证明具备承接工程的资金实力。   10亿元,对普通从业者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张某自然也不例外。   他心里清楚,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一旦错过可能再等好几年,可自身的资金实力远远达不到要求,这让他陷入了两难境地。   那段时间,张某茶饭不思,四处托朋友打听,希望能找到解决办法,急着抓住机会的他,渐渐有了一丝投机取巧的想法,总盼着能遇到“贵人”帮自己渡过难关。   就在张某一筹莫展的时候,经一位朋友介绍,他认识了周某。   周某一见面就表现得十分豪爽,拍着胸脯告诉张某,亮资的问题他能轻松解决,让张某放宽心。   为了打消张某的顾虑,周某当场掏出手机,打开微信钱包向张某展示,屏幕上显示的83亿元余额让张某瞬间眼前一亮,一连串的数字看得他有些恍惚。   换做任何人,看到这样一笔巨额余额或许都会心动,但83亿的微信余额实在反常,正常情况下,大额资金都会存入银行打理,很少有人会把这么多钱放在微信里。   为了让张某彻底相信自己,周某还当场操作了一笔10万元的转账,转账完成后,微信余额果然实时减少了10万元。   这一幕让张某彻底放下了戒心,他觉得自己真的遇到了“贵人”,完全没意识到这只是周某精心设计的诱骗戏码。   双方当场约定,只要周某能成功帮张某完成亮资,张某就支付50万元的“帮忙费”,为了表诚意,张某当天就向周某预付了10万元定金。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某满心期待着周某能兑现承诺,可每当临近约定的亮资对接时间,周某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一会儿说资金需要调度,一会儿说对接流程需要协调。   起初张某还选择相信,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发包方的要求越来越紧迫,周某的态度也越来越敷衍,到最后甚至直接不接电话、不回消息,彻底失联了。   这时候张某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他不仅没能按时完成亮资,错失了心仪的项目,预付的10万元也打了水漂。   愤怒又无奈的张某,最终选择了报警。   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调查,通过线索追踪,很快将周某抓获归案。   面对警方的询问,周某如实供述,所谓的83亿微信余额根本是假的,他只是用一款插件修改了微信钱包的页面数据,自己根本没有这么多资金,之前的10万元转账,也是为了骗取信任特意安排的。   其实,这起骗局的漏洞十分明显。   除了大额资金存放在微信不合常理外,正规的工程亮资有着严格的流程,发包方通常只认可银行出具的正规资金证明,微信、支付宝这类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余额截图,本身就不具备法律效力,也不能作为有效的资金实力证明。   更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市面上有不少可以修改支付软件余额的插件,仅凭屏幕上的数字就轻易相信,本身就存在极大的风险。   张某的遭遇确实令人同情,他想要通过承接大工程改变现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急于求成的心态让他忽视了基本的常识和风险。   在涉及大额资金和重要合作时,最稳妥的方式就是通过正规渠道验证对方实力,任何看似“天上掉馅饼”的机会,背后很可能隐藏着陷阱。   周某的行为固然可恶,利用他人的迫切需求实施诈骗,最终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张某的经历也给所有从业者提了个醒:想要在行业内立足,靠的是真本事和硬实力,投机取巧、心存侥幸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如今,各类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利用了人们的贪念和侥幸心理。   无论是承接工程还是其他商业合作,遇到需要大额资金验证的情况,一定要保持冷静,遵循正规流程,通过银行等权威机构进行核实,切勿轻信他人的口头承诺和随意展示的页面截图,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0 阅读:1

猜你喜欢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