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在全运会上的表现太给山东人长脸了! 她阔别赛场九个月后强势回归,一边在女单赛场拼下铜牌,一边带着山东女团姑娘一路过关斩将夺得女团金牌! 熟悉国乒的球迷都知道,这九个月对陈梦来说有多难熬。2023年世锦赛后,她因为肩伤和腰伤的旧疾复发,不得不暂停所有赛事,进入漫长的康复期。运动员最怕的就是长时间缺席赛场——技术会生疏,体能会下滑,甚至可能被后起之秀赶超。那段时间,她每天要花4个小时做康复训练,针灸、理疗、力量恢复轮番上阵,有时候练到胳膊抬不起来,连吃饭都得靠队友帮忙,却从来没在社交平台抱怨过一句,偶尔分享的动态也都是训练馆里的身影,配文只有简单的“坚持”二字。 作为山东姑娘,陈梦身上刻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从6岁拿起球拍,她就没怕过苦。小时候在省队训练,别人练8小时,她就加练到10小时,冬天的训练馆没有暖气,手指冻得发紫也照样挥拍;进入国家队后,面对王曼昱、孙颖莎等 younger 选手的冲击,她硬是靠着日复一日的打磨,在27岁的“高龄”拿下东京奥运会女单冠军,成为国乒女队的“定海神针”。这次全运会,她其实还没完全恢复到巅峰状态,女单半决赛对阵王曼昱时,因为腰伤复发,每一次扑救都皱着眉头,最终遗憾落败,但她没找任何借口,反而笑着说“能站在赛场上就很满足”。 最让人动容的是她带领山东女团夺冠的过程。小组赛时,山东队遇到劲敌河北队,第一单打意外输球,团队陷入被动。作为队长的陈梦顶住压力,在关键的第三场出场,面对对方的削球手,她耐心周旋,每一分都打得极其顽强,最终以3-1拿下比赛,为团队锁定胜局。决赛对阵辽宁队,她更是一人独得两分,尤其是最后一场对阵陈幸同,两人打满五局,比分咬到11-9才分出胜负,陈梦在决胜局落后3分的情况下,靠着沉稳的心态和精准的落点逆转取胜,赛后她和队友们抱在一起痛哭,眼泪里全是委屈和释然。 陈梦的回归,不仅是山东队的胜利,更给体育圈上了生动的一课。现在有些运动员稍微有点成绩就急着商业化,训练敷衍了事,遇到伤病就轻易放弃;还有些年轻选手仗着天赋出众,缺乏刻苦打磨的耐心,最终昙花一现。而陈梦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低谷时不放弃,在伤病中不妥协,靠着日积月累的付出重新站上巅峰。她身上的这种“山东精神”——踏实、顽强、有担当,比金牌更有价值。 作为奥运冠军,陈梦本可以享受荣誉带来的光环,但她始终保持着对乒乓球的敬畏之心。康复期间,她不仅自己训练,还会指导省队的年轻队员,分享比赛经验;全运会赛场上,她主动承担起队长的责任,鼓励队友、调整战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传帮带”的意义。这样的运动员,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追捧的偶像,她们用汗水和坚持,书写着体育精神的真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