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很确定的告诉大家,中日之间已经开战了。   以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

菲菲的信笺 2025-11-20 19:16:43

我可以很确定的告诉大家,中日之间已经开战了。   以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不当言论作为导火索,中日之间的“战争”早就已经铺开战线。这种较量不像传统战争那样有硝烟炮火,但每个领域的博弈都关乎各自的核心利益,激烈程度一点不逊色。   就拿科技领域来说,日本今年9月刚更新的出口管制“最终用户清单”,又新增了多家中国实体,加上之前的累计已经有110家左右,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关键领域。   日方嘴上说防止技术用于“军事用途”,但连充分证据都拿不出来,说白了就是想通过技术封锁卡住我们的脖子。   中国商务部虽然明确反对这种贸易歧视做法,但日方还是我行我素,让清单在10月9日如期生效,这种单方面的技术打压,就是科技战场上最直接的交锋。   经济战场的战况同样激烈。2025年1-8月中日双边贸易额看似还增长了4.7%,达到1960.7亿美元,但贸易结构里藏着不少较劲的细节。机械器具类贸易下降1.7%,汽车零部件出口减少9%,这背后是双方在高端制造领域的角力。   而中国对日电子零部件出口却逆势增长9.3%,达到310.7亿美元,新能源汽车和AI服务器需求的激增让我们在这个板块掌握了更多主动权。   11月以来,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更是直接显现,日本旅游股遭遇重挫,三越伊势丹两天跌了12%,资生堂跌了9%,东证旅游指数累计跌幅14%。   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游客占日本入境消费的30%,一旦旅游链受影响,日本每年可能损失2.2万亿日元旅游收入,拖累GDP约0.36%。   与此同时,中国这边水产养殖板块逆势上涨,国联水产单日大涨20%,因为市场预期会出现贸易渠道替代,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正是经济战场最真实的写照。   供应链领域的相互牵制更是这场无硝烟战争的关键。日本虽然想在半导体设备上卡我们,但他们30%的半导体设备产能依赖中国市场,东京电子、爱德万测试这些企业12%的海外收入都来自中国,如果真把我们惹急了反制,他们自身也得承受损失。   而我们在光刻胶方面虽然还有79%依赖日本,短期之内还得想办法突破,但这并不是无解的。   更有意思的是新能源领域,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85%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特别是钕铁硼永磁材料,要是供应受限,丰田的氢燃料电池车量产计划就得搁置;可中国车用SiC功率器件对日出口增长了37%,日系车企要是减少采购,他们的800V高压平台技术就得滞后。   这种相互依赖又相互较劲的局面,就像两个人在掰手腕,谁都不敢轻易松劲。全球车载芯片价格可能因为这种博弈上涨15%-20%,导致汽车减产5%-8%,可见这场无硝烟战争的影响早就超出了两国范围,牵动着全球产业链的神经。   从这些具体的案例和数据就能看出来,中日之间的较量已经渗透到各个经济科技领域,每个领域的攻防都关乎核心利益,这就是没有硝烟却同样激烈的战场现实。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