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80届联大安理会改革全会上,朝鲜代表直接点燃全场一句话把日本怼得没话说,他声称连自己的历史罪行都不敢认的你们压根没资格惦记常任理事国席位。 先把场景摆出来。 时间是昨天,全会聚焦安理会改革,多国代表轮番发言。日本再次强调自己“贡献大、资历够”,结果朝鲜代表一句话就把节奏打断,让现场一度安静得能听到翻文件的声音。 这件事之所以引爆舆论,是因为戳中了三个要害。 第一,日本这些年一直在为“常任理事国”造势,从预算到外交布局连年加码,却总绕不过历史评价这一关。 第二,亚洲国家的态度越来越明确——不反对改革,但不能跳过基本的制度约束。历史没理顺,资格自然站不稳。 第三,更关键的是,这反映出国际秩序的一个铁律:不是谁经济强就能坐头排,规则是契约,契约有成本。 回头看历史,对比一下就更明显。 德国花了几十年才逐步重建信任,从教育到法律都有系统整改;而日本在历史表述上反复摇摆,导致邻国始终警惕,这才是它最难跨过去的“隐形门槛”。 更现实的是,这背后牵动的是东北亚格局。 从美日安保扩张,到地区军费上升,再到产业链重组,这些变化实打实会影响普通人的生活成本、就业机会和安全预期。 最后要说一句: 联合国的席位不是喊来的,也不是花钱铺来的。 这是责任契约,是历史账本,是现实选择。 谁敢面对,谁才有资格迈进去。 你怎么看,日本在“资格问题”上一次次被卡住,根本矛盾究竟在哪里?联合国决议 联合国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