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战争日本从中国劫掠的文物足足有360万件之多! 1968年,为了显摆

论史家 2025-11-20 18:13:28

侵华战争日本从中国劫掠的文物足足有 360 万件之多! 1968 年,为了显摆这些从中国抢来的珍宝,日本特意修建了一座博物馆,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东京国立博物馆。 馆内藏着中国五千年文明沉淀的宝贝,商周青铜古器、魏晋石刻佛像、历代文人墨宝、宋元明清官窑瓷器,琳琅满目。 这座博物馆里的十万多件藏品中,来自中国的宝贝足足有一万件,专门用来展示东方文物的东洋馆,几乎成了中国文物的专属展区。 博物馆的第二层,特意开辟了六个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展厅,一边放着考古发掘的古老遗存,一边摆着历代的书画墨宝,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近代,把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脉络完整地呈现在了异国他乡。 踏入这些展厅,满眼都是承载着中国历史的珍贵文物。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静静伫立,那些带着古老纹饰的鼎、镈,不仅是古代工匠技艺的见证,更藏着当时的礼制与文化。 玉石器专区更是让人挪不开眼,商周时期的饕餮纹玉佩、战国的夔龙纹玉饰,每一件都打磨得温润通透,透着古人对美的极致追求,就连清代的玉如意,也尽显当年的皇家气派。 魏晋时期的佛像造型庄重,线条流畅,8 世纪的宝庆寺如来三尊佛龛保存得十分完好,能让人清晰感受到当时佛教文化的兴盛与传播。 书画展区藏着不少稀世珍品,日本把11件中国书画列为他们的 “国宝”,南宋的几幅传世画作就在其中,笔墨之间尽显江南山水的灵秀与花鸟的雅致。 还有黄庭坚、赵孟頫等书法大家的真迹,一笔一划都带着中国书法独有的韵味,让人能想象到古人挥毫泼墨时的风采。 瓷器展区更是琳琅满目,明万历年间的五彩龙纹牡丹瓶色彩浓烈,图案繁复精美;南宋官窑的琮形瓶釉色温润如玉,触感细腻;清代的蓝釉粉彩桃树纹瓶工艺精湛,花瓣的层次、果实的饱满都栩栩如生,每一件都代表着不同时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除此之外,馆里还藏着唐代的海砚纹铜镜,这件被日本列为 “国宝” 的文物,镜面光滑依旧,纹饰清晰可见;新石器时代的玉斧带着原始先民的生活痕迹,汉代的骨器则见证了两千多年前的文明发展。这些文物横跨数千年,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多个朝代,每一件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但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是,这些来自中国的珍宝,绝大多数都没有明确标注来源,只有少数几件写着 “私人捐赠”,背后那段被掠夺的历史被刻意模糊。 当年王世襄等老一辈学者曾专门赴日,想要追索这些流失的文物,《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等文献,详细记录了大量文物流失的轨迹和线索。 和欧美一些博物馆不同,日本这些来自中国的文物,很多都拿不出合法的来源证明,明眼人都能看出它们身上带着战争掠夺的印记。 更让人遗憾的是,还有大量从中国掠夺的文物,因为来路不正,被日本的私人收藏者悄悄藏了起来,从未公开露面,甚至连它们的下落都无从知晓。 这些文物就像无声的证人,默默诉说着当年日本侵华战争的暴行。360 万件文物的流失,对中国文化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连着一段历史,藏着一个民族的根脉。 我们不该忘记这些文物被掠夺的过往,更不该让掠夺者的炫耀变得理所当然。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流失文物的追索问题,这不仅仅是为了找回几件宝贝,更是为了捍卫历史的真相,守护民族的文化根脉。 那些本该在中国的博物馆里向国人展示历史的文物,如今却在异国他乡被当作 “展品”,想想就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你觉得,这些被强行掠夺的中国文物,是否应该回到自己的故土?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论史家

论史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