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你,有离开体制的勇气吗? 没有,正是没有离开的勇气,这一辈子都窝着一口气。 这种思想是时代造成的,八十年代的时候,能考上学离开农村,有一个正式工作。 这个工作对一个人的意义有多大?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所以,从来就没想过离开体制,因为感觉离开体制就变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样。 别说离开体制了,那时候调动工作就很难。 我跟爱人是两地分居,从来没想过辞职。 因为那时候除了体制内的工作,体制外几乎没有什么工作,离开体制,就只能去摆地摊了。 就是摆地摊,也需要一个三轮车吧,那时候一个三轮车也没有,公交也不方便,所以,摆地摊也难的很呢。 再说了,那时候觉得摆地摊丢人呢。 体制内工作不要去摆地摊,脑子有病吗? 所以,那时候大多数人解决两地分居,想的是能不能调动工作,调到一个城市。 绝对不会辞职。 调动工作也非常非常难,别说异地调工作了,本地换个工作就特别难。 特别是我当时在学校,那是难上加难。 因为,那时候没人愿意在学校工作,说的是家有一口粮,不做孩子王。 所以,学校也是坚决不放人。因为进一个老师很难,没人愿意去。 那时候工作调动,第一需要有接收单位,第二,自己的原单位同意你调走。 我们单位是绝对不同意你出去的,因为招不到老师,没人愿意进学校,怎么可能放你走呢? 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吃苦耐劳,能忍受不公平。 所以,很多人都是一个工作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盛行辞职下海,很多有胆量的辞职下海也做得很好。 但是更多的体制内工作的,下不了这个决心。 因为,这个铁饭碗可是千辛万苦得来。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得来的工作,一般人还是舍不得丢掉的。 所以,很多人这一辈子就被困在了体制之内。 最终也算是好事儿吧,毕竟现在退休金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了,体制内的前二十年是非常清贫的。 工作辛苦,工资很低,福利几乎没有。 跟同时期毕业分到企业的工资低很多。福利也少很多。 当时有同事有关系调出去的,我们都非常羡慕。 特别是调到银行的,国企的。无奈我们没关系的只能熬着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时绝对没有想到,还会熬到比企业退休金高了。 如此说起来,老天还是公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