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率刚回暖就作妖!蓝营公然打压统派力量,相关操作让人寒心 台湾民意基金会 11 月 18 日的民调数据显示,蓝营支持率较此前上升 3.9 个百分点,达到 25.8%。 自从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以来,动作一套接一套:相关民生政策讨论、派人访陆、秋祭露面,短时间内把气氛炒热了不少。 但就在大家以为蓝营总算熬过低谷的时候,剧情突然来了个大反转。蓝营嘴上喊着 “一中”,背地却搞出个 “一国两区”,还痛下狠手处分自家统派人士何鹰鹭。表面一派和气,暗里却刀光剑影,这样的操作让不少人心里拔凉拔凉的。 蓝营支持率回升其实就像打一针强心剂,看着有点用,劲儿一过什么都没变。相关民生政策一出,岛内不少选民的实际收益增加,心情也跟着好了几天。 媒体解读说,这种政策短期刺激效果还行,但后劲不足。郑丽文想靠 “破冰” 动作拉拢更多人心,比如秋祭、访陆,可毕竟这些都是面子工程。 如果没有坚定立场,临时抱佛脚根本救不了基本盘。翻开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 2025 年 7 月的数据,蓝营的支持基础为 18.9%,较去年下滑 1.6 个百分点。 近三年来蓝白支持率之和首度低于民进党,可见蓝营支持基础这些年其实是一路下滑,短暂的回暖掩盖不了信任的流失。民众不是傻子,政策浮于表面,转头就能看穿。 蓝营这次 “一国两区” 的说法,听着新鲜,其实早在 2012 年吴伯雄就提过。那会儿大陆方面直接摆明态度,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 “两个中国”。 现在蓝营又把这套拉出来,明里打着 “一中” 旗,暗里却搞模糊地带,主权问题上踩钢丝。这种说法既想讨好大陆,又不敢得罪岛内某些选民,等于两头都不讨好。 更离谱的是,何鹰鹭因为公开表达统派立场,被国民党考纪会作出撤职处分,何鹰鹭目前已提出申诉。蓝营这么一搞,外界看得一清二楚:只要对路线有不同意见,不管你是不是自家人,照样整你。 对比卢秀燕、侯友宜等地方大佬以 “公务繁忙” 为由缺席郑丽文就职仪式所反映的内部路线分歧,蓝营对统派的强硬态度更显刺眼。 有评论认为,蓝营这种选择性打压,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尴尬的处境。台湾一些学者也指出,蓝营两边讨好,结果谁都不信。既想要大陆的善意,又不想失去岛内 “反中” 选票,最后只能两头落空。 回头看看历史,蓝营这路数其实不是第一次玩。马英九当年还主打 “维持现状”,现在只不过换了个说法而已。路线一直摇摆不定,基本盘不断缩水。 毕竟路线模糊只会让支持者越来越没安全感。再看近几年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数据,民众对蓝营 “立场不明确” 的反感值持续上升,2023 年就有超过六成的人不信任蓝营的表态。 这种信任危机一旦形成,很难再靠一两次政策拉回来。国际媒体也注意到,大陆对两岸关系的底线非常清楚,绝不允许模糊空间存在。蓝营再怎么花样百出,只要碰到原则红线,立马没得玩。 再说到底,蓝营这场 “假动作” 掩盖不了一个事实:两岸大势早已明朗。蓝营想用战术小动作拖延战略问题,只会越来越被动。打压统派、模糊论述,已经引发大陆侧目的警觉。 不管用什么小伎俩,都不要在原则问题上玩火,否则后果自负。许多媒体也明确指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岛内的投机主义迟早要被淘汰。蓝营如果还想靠花拳绣腿糊弄过去,不仅会寒了支持者的心,更会错失历史机会。 岛内不少人其实早已看明白,真正的和平,不靠作秀,更不靠摇摆。只有脚踏实地,正视历史潮流,坦率面对现实,才有可能走出困局。 蓝营这次的表演,终究掩盖不了内在的焦虑与无力感。台湾地区的未来,始终系于一个中国原则,这才是所有人绕不开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