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公开向中国发出通牒,如果中国不对薛剑的言论采取“正当的行动”,日

红楼背疏影 2025-11-20 14:13:47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公开向中国发出通牒,如果中国不对薛剑的言论采取“正当的行动”,日本将薛剑采取驱逐等措施。 2025年11月7日,高市早苗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公然宣称,若台海发生武力冲突,日本可能将其认定为“存亡危机事态”,不排除动用集体自卫权介入。 高市早苗作为日本右翼代表人物,10月当选自民党总裁后出任首相,上台后便密集推动激进外交政策,多次否认历史事实、炒作“中国威胁论”。 其言论比历届日本政府都更为直白,直接将台湾问题与日本安全绑定,彻底违背《中日联合声明》中“不干涉内政”的核心原则,相当于向中国亮出了干涉台海的“战书”。 中方的回应迅速且坚决。中国外交部当天就严正抗议,要求日方立即收回谬论。驻大阪总领事薛剑于11月8日在社交媒体转发相关报道,用比喻手法警告“乱伸的肮脏脑袋必被砍掉”,本质是对日本干涉内政行为的正当反击。 值得注意的是,薛剑随后删除该帖以示克制,但日本仍不依不饶,自民党外交小组迅速通过决议,要求政府将薛剑列为“不受欢迎人物”,茂木敏充的通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台。 茂木敏充的驱逐威胁,看似强硬,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核心目的是为国内右翼势力站台。高市早苗上台依赖右翼选票支持,其涉台言论本质是为了巩固国内政治基础,向美国表忠心以换取同盟支持。 日本国内的民意操纵痕迹明显,自民党联合媒体将薛剑的比喻歪曲为“斩首威胁”,煽动民众情绪,日本电视台民调显示82%的受访者支持高市的强硬立场,但另有20%的民众担忧引发中日冲突。 这种分裂的民意背后,是日本政客刻意制造的“受害者”形象,忽略了自身先挑衅的事实。 更关键的是,日本根本不敢真正实施驱逐。从法律层面看,薛剑作为外交人员,其言论属于职务范围内的立场表达,日本所谓“驱逐”缺乏国际法依据,内阁官房长官私下也承认“法律上无明确依据”。 从经济角度,2024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超3000亿美元,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日本汽车、半导体行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此前中国限制日本水产品进口已让渔业遭受重创,若关系彻底破裂,日本经济将率先承压。 在这场风波中,美国的“支持”看似给日本壮胆,实则暗藏私心,美日同盟的脆弱性暴露无遗。美国驻日大使拉姆·伊曼纽尔在社交媒体上指责薛剑“威胁日本民众”,国务院也发声明表示“关切”,但这些表态仅限于口头支持。 一个关键细节揭穿了美国的真实立场:就在茂木敏充发出通牒的同时,美军于11月17日悄悄撤走了部署在日本山口县的堤丰导弹系统。这套能发射射程超2000公里战斧导弹的装备,本是9月美日联合演习的核心部署,原定演习后一周撤离,却拖延至中日冲突升级时才匆匆撤走。 日本的一系列操作,不仅在政治上站不住脚,在法理和实力层面更是存在致命硬伤。 薛剑在后续发声中,直接亮出了被遗忘的历史法理依据——1945年中美签署的《驻日占领军备忘录》,该文件明确规定中国作为二战战胜国,有权在东京、大阪等日本本土地区驻军,且需中美双方共同同意方可作废,而这一程序从未执行。 结合《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本就无权对台湾问题说三道四。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的核心组成部分,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本质是在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日本国内有识之士也看清了这一点,“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直言其言论“极其荒谬和愚蠢”。 这场风波中,日本媒体的刻意误导制造了不少认知误区,值得警惕。 其一,将薛剑的比喻式警告歪曲为“斩首威胁”,忽略高市早苗先突破外交底线的事实,这种“倒打一耙”的舆论操纵,本质是为了掩盖自身干涉内政的实质。 其二,炒作“集体自卫权”的合法性。日本所谓“存亡危机事态”的说法,在国内也遭到广泛质疑,前首相石破茂指出,历届政府都对此类表述保持谨慎,因为这等同于“迈向战争的判断”。 在国际法框架下,集体自卫权的行使仅限于“应对针对盟国的武装攻击”,台湾问题作为中国内政,根本不适用这一规则。 其三,渲染“中国外交强硬”的负面形象。事实上,中方的回应始终坚守底线,薛剑的言论是对挑衅的正当反击,而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愿维护中日关系大局,但绝不牺牲核心利益。 历史早已证明,任何企图干涉中国内政、阻碍国家统一的行为,都将以失败告终。从甲午战争后的丧权辱国,到如今的三航母编队巡航西太平洋,中国的实力变迁决定了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绝无退让空间。 日本若执意沿着右翼路线走下去,不仅会彻底破坏中日关系,更可能将自身拖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当今世界,实力才是维护和平的底气,而尊重他国主权、遵守国际规则,是国家间相处的基本准则。日本政客与其在外交舆论场上“碰瓷”,不如正视历史、认清现实,停止干涉台海事务,否则终将为自己的激进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0 阅读:20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