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军界高官认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素质要高于中国海军,中国舰艇的各种机械搭配混

沈言论世界 2025-11-20 11:37:19

日本前军界高官认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素质要高于中国海军,中国舰艇的各种机械搭配混乱,指挥系统存在不足,对外洋状况也不熟悉,如果中日开战,在不考虑弹道导弹的情况下,日本海上自卫队将有能力在一周内全歼中国舰队! 咱们先从他说的“机械搭配混乱”说起。中国海军这几年发展速度确实快了点,不少人担心会不会因为新老舰艇混编造成技术不统一的问题。 但实际上,中国在舰艇更新换代过程中,早就汲取了其他国家的经验,比如俄罗斯那种舰艇型号乱七八糟的教训,中国压根不打算走那条老路。 近年来052D、055、071、075等新型舰艇陆续服役,海军的主战平台已经朝着标准化、模块化方向转型,操作系统也逐渐统一。说什么混乱,恐怕是没认真看过中国军工这十年的成绩单。 再说指挥系统问题。这位日本前高官可能还停留在上世纪的印象,以为中国还没有现代化的海军指挥体系。事实上,信息化作战体系建设是中国军队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 海军本来就属于高技术兵种,在联合演训、远海训练中早就开始使用数字化指挥系统,包括卫星通信、数据链系统、无人侦察装置等等。 这些和传统的“喊口号式”指挥早就不是一回事。日本自卫队当然也有他们的先进系统,但说别人“存在不足”,有点太不客观了。 他还说中国对外洋状况不熟悉,这个也不太站得住脚。根据中国国防部和新华社的公开报道,中国海军的远海训练早已常态化。 包括在太平洋、印度洋、阿拉伯海等地都进行过多次长时间部署,甚至还联合巴基斯坦、伊朗、俄罗斯等国家搞过联合演习。 你说对外洋不熟悉,那中国海军那些年在亚丁湾护航的动作算啥?中国海军的远海能力正是通过这些实战任务一点点磨出来的,熟不熟悉海域,不是靠嘴说,是靠舰艇实打实跑出来的。 更荒唐的是他说什么“日本能在一周内全歼中国舰队”,这种说法不仅没有任何现实依据,还透露出一种脱离地缘政治实际的想象力。 放眼整个亚太地区,中日两国一旦真发生军事冲突,那就不可能是单点式的局部摩擦,必然是多维度的系统对抗。中国海军本土作战的防御纵深和岸基支援系统是个巨大的优势。 而日本海上自卫队虽然在反潜和反舰能力上有一定积累,但由于受和平宪法限制,其进攻性作战能力始终受到制约。更别提中国还有完整的火箭军体系和强大的岸基打击能力。 哪有那么容易被“全歼”?这不是电影情节,这是现实世界。而且从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角度来讲,中日如果真爆发军事冲突,绝对会引发美方、联合国以及整个亚太安全格局的剧烈震荡。 日本现在的战略定位是在美国主导下的“印太战略”一环,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挑起战争的国家。任何轻率的军事冒险,都会对其国内政治、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反噬。 这点从最近以哈冲突的国际反应就能看出来,小国挑事,大国掺和,局势失控说来就来。日本内部其实也有很多理性声音主张不要轻易军事对抗。 包括一些自民党高层也明确表示中日之间应以对话合作为主。回过头来看这位前高官的发言,其实更像是一种情绪表达或者说是某种政治姿态。 在日本国内,尤其是右翼势力中,时不时就有人靠渲染“中国威胁论”来刷存在感,制造紧张气氛,为自己的政治立场争取支持。 这种话说起来容易听起来过瘾,但一旦真走向实操层面,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毕竟战争不只是舰艇对舰艇的较量,更是国家综合国力、战略定力和国际环境的全方位比拼。 现在的中国海军,早已不是当年的“近海防御”模式,而是具备远洋作战和多点部署能力的大国海军。你可以质疑它的战术细节,但不能否认它的整体进步。 日本海上自卫队虽然也有一定优势,但更多依赖于美国的战略支撑,自身战略独立性并不强。拿两个国家的海军放在一起对比。 说谁能“全歼”谁,其实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尤其是在现代战争里,信息战、电子战、空天战等早已是胜负关键,单靠海军舰艇数量和经验根本无法决定胜负。 所以,听到这种“七天消灭中国舰队”的说法,不用太当真。这类言论更多是为了博眼球,或者说是给国内某些政治力量打气。 我们看问题还是要多从现实出发,多从大局考虑,不要被这种情绪化的说法牵着走。理性、冷静、客观,才是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正确方式。

0 阅读:3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