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的好日子,到头了!从今天起,它生产的5纳米芯片,想卖给美国,必须先问大陆同不同意!中国商务部一纸稀土管制令,直接给台积电的出口许可证,盖上了北京的公章。 根据中国商务部在2025年10月9日发布的新规,用于研发或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的设备、材料和相关技术,其出口都必须经过逐案审批。 新规还引入了一个“长臂管辖”机制,意思是任何境外实体,如果想把含有中国稀土成分的物项或技术再次出口,也必须先获得中国的许可。 台积电凭借其先进的制造工艺和庞大的产能,长期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2025年第二季度的市场份额甚至突破了70%。 然而,台积电的辉煌,恰恰建立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复杂供应链之上,而中国在这个链条中掌握着一个关键环节——稀土。 从光刻机中用于实现纳米级精准定位的稀有永磁体,到刻蚀设备腔体内提高耐用性的涂层,再到化学机械抛光环节提高良率的研磨剂,都离不开稀土元素的身影。 一台顶尖的EUV光刻机,就需要用到数十公斤由钕、镝、铽等稀土元素制成的磁钢,可以说,没有稳定的稀土供应,先进芯片的生产线就可能面临“断炊”的风险。 我们不仅拥有全球约七成的稀土开采量,更掌握了接近九成的精炼加工能力,这种近乎垄断的优势,使得任何试图绕开中国构建稀土供应链的努力,在短期内都难以实现。 台积电在7纳米以下的先进工艺中,约有三成的关键耗材依赖中国供应,这意味着,即便是台积电这样的行业巨头,其生产节奏也可能受到直接影响。 像苹果的A18Pro芯片、英伟达的H100AI处理器这类顶尖产品,其量产计划都可能因此出现变数,面临一到两个季度的延迟。 美国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法案和出口限制,试图打压我们的芯片产业发展,并限制台积电等企业向中国大陆工厂输送设备和技术。 我们采取的稀土管制措施,无疑是维护自身发展权益、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我们在复杂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智慧和定力。 台积电固然技术领先,但它的成功离不开全球协作,当这个协作的基础被地缘政治打破时,再强大的企业也无法独善其身。 我们的稀土管制,并非要切断供应链,而是旨在提醒所有局内人,合作共赢才是正道,单边主义和技术封锁最终会反噬自身。 这一系列举措,也让美国开始重新审视供应链安全,甚至寻求与中国就稀土供应问题达成协议。 大家觉得,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我们还应该在哪些领域掌握主动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