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家智库突然发布报告,把冻结中方海外资产摆上台面,作为台海起风浪时的选项,这

惜陈谈娱乐 2025-11-20 09:40:08

美国两家智库突然发布报告,把冻结中方海外资产摆上台面,作为台海起风浪时的选项,这直接打穿全球金融基本信任,代价绝不会只落在一边。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与企业研究所联合发布《制裁中国在台海危机中的情景与风险》报告,将冻结中方海外资产列为核心制裁选项。报告设计了三级情景,从针对军工企业的温和制裁,到全面冻结中资银行资产的最大化打击,甚至提议联合G7国家同步行动,试图通过中断美元结算给中国制造麻烦。 这份报告的底气,源自对中国庞大海外资产的觊觎。根据国家外汇局2025年10月4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截至6月末,中国对外金融资产达110645亿美元,对外净资产38090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资产33491亿美元,证券投资资产16942亿美元,储备资产36271亿美元,分别占比30%、15%和33%,这些资产遍布全球金融市场,从美国国债到欧洲企业股权,形成了深度绑定的利益网络。 但智库显然低估了制裁的反噬力,2022年冻结俄资产的后遗症还在发酵。2025年11月,欧盟试图将冻结的1850-2100亿欧元俄资产作为抵押,向乌克兰提供1400亿欧元贷款,却引发内部分裂。斯洛伐克总理直接反对,比利时担心独自承担法律风险,要求27国共同担责,俄罗斯更是明确警告这是“非法盗窃”,将启动对等反制。这种僵局充分说明,冻结主权国家资产早已突破国际规则底线,没人能独善其身。 美国金融界的反对声音更直接。2025年10月,摩根大通CEO公开表示,冻结中国资产将导致美国金融机构面临数千亿美元违约损失,大量中资企业通过美企融资的链条会彻底断裂。美国银行家协会连夜致信白宫,警告此举会让美元丧失“安全资产”声誉,各国会加速抛售美元资产。更关键的是,2025年4月中国单月减持573亿美元美债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紧急请求暂缓对中制裁,因为美债发行已面临无人接盘的风险。 面对潜在风险,中国早已布局应对。截至2025年9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接入1737家参与者,其中直接参与者184家,2025上半年处理业务达90.19万亿元。虽然SWIFT数据显示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仅3.17%,但大量CIPS业务未被其统计,且中国已与32个国家签署超4.5万亿元货币互换协议,毛里求斯、肯尼亚等国已实现人民币直接兑换。 “去美元化”不再是口号,而是2025年的全球现实。金砖国家已扩容至15国,内部30%贸易绕开美元结算,尼日利亚买能源、巴西卖铁矿都直接走人民币账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2025年10月也松口,约定30%铁矿石现货用人民币结算,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突破。IMF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货币占比已升至44.2%,美元占比降至57.7%,较2000年的72%大幅下滑。 网友对此争议激烈,有人认为3万亿美元资产是“软肋”,但更多人看清本质:美国智库的提议是饮鸩止渴。金融体系的根基是信任,2022年冻结俄资产已让各国心存戒备,若再针对中国动手,全球资本会彻底失去对西方金融机构的信任,美元霸权将加速崩塌。 在我看来,这份提议大概率难以落地,因为美国自身的损失远大于收益。但它释放的危险信号值得警惕,会倒逼更多国家加速金融自主。未来几年,金融多极化会越走越快,各国会更重视支付体系自主和储备资产安全,经济安全将超越效率成为首要考量。 台海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试图以金融制裁干涉的行为,都是对国际秩序的破坏。全球经济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金融武器化就像打开潘多拉魔盒,最终只会反噬使用者。期待各国能保持理性,通过对话管控分歧,而不是让金融制裁成为新的冲突导火索。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惜陈谈娱乐

惜陈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