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病倒,合伙人掌权,超市被掏空 赵小娴在内蒙古开了家超市,生意一直挺好,2021年初她丈夫生病住院,没法照顾店铺,就找来曹某某一起合伙经营,两人签了协议,曹某某拿出150万现金占了六成股份,赵小娴用价值100万的货物抵作四成股份,还把超市的经营权全部交给曹某某,她自己完全不再过问店里的事,想着这样就能专心照顾家人。 可这一放手,等于是把门钥匙递给了贼,从那以后店里没人盯着,员工和家属还有供货商都开始动手,有人偷吃巧克力,有人直接拿走商品,收银员刘某二更离谱,给她老公结账的时候,一千七百块的东西只收一块钱,还有人叫快递上门,把牛肉干和酒水打包寄走,系统里只留个五块钱的记录,赵小娴调出监控一看就傻眼了,十六个员工加上十三个亲属,全都参与了这件事。 2021年8月,赵女士向警方报案,警方调取了一百三十段视频作为证据,事实清楚明确,刘某二最终被判处两年三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六千元,但赵女士心里明白事情并没有结束,落网的只是团伙中的一个小头目,背后还有更大的势力未被查获,她认为那些真正该承担责任的人至今仍未受到追究。 其实事情早有迹象,2021年4月,有个刚来两个月的店经理悄悄告诉她,说系统被人改过,正价商品被调成折扣价卖,她马上做了一次整顿,结果那个人立刻辞职走了,连一万五月薪都留不住他,后来她想明白了,这人肯定是动了别人的利益,被挤对走了,那时候正是店里管理最松散的时候,也是偷盗行为最严重的阶段。 2022年4月,她起诉曹某某违约,要求对方赔偿损失,但因为双方没有完整账目,审计工作无法进行下去,2025年8月一审判决她败诉,她上诉后才发现,二审合议庭中还有原审法官张静,她提出回避申请,法院只说正在核实,至今也没有明确答复,更离谱的是,法院保管的两枚U盾作为关键财务凭证竟然丢失了,法院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丢了就补办一个吧,但补办需要上万元费用,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最让这位女士感到心寒的,是那些被判处缓刑的员工现在又被曹某某招进新的超市上班,这显然不是巧合,而是明显的包庇行为,她想不通法院、警方甚至整个司法程序怎么会允许这种事情继续发生,明明有证据却卡在流程里,明明有人犯罪却还能换个地方继续工作。 这件事说到底,是合伙协议埋下的隐患,她把经营权完全交给曹姓合伙人,没有建立监督机制,也没有写入对账条款,更没有限制员工的行为,这在小型超市里很常见,大家都习惯相信熟人,总想着“都是自己人”,结果一出问题,捅刀子的往往就是这些所谓自己人,监控再清晰也防不住内部人串通一气,制度不完善的时候,信任反而成了漏洞。 她现在还在等待二审,关键证据却已经丢失,原来的法官仍然在岗位上,涉案人员也回到了工作岗位,整个过程就像被拖进泥潭,越挣扎陷得越深,她不指望能够赢回多少钱,只想弄明白一件事,为什么法律流程走到最后,反而帮助了偷东西的人。 她坚持着往前走,心里却明白这条路不容易,每次想起那家曾经热闹的超市现在变成一笔糊涂账,她就觉得问题不在钱上,而是人心变了,熟人之间的信任有时比合同还不可靠,签再多字也不如留些防备手段,可等她明白这个道理时,已经来不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