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在校大学生叫了25元的开锁服务,半小时后支付了4170元。 2025年11

小旭洋 2025-11-19 23:01:21

一名在校大学生叫了25元的开锁服务,半小时后支付了4170元。 2025年11月14日傍晚,合肥的聂女士发现钥匙被反锁在屋内。她在美团平台找到一家标价25元的"即刻达开锁换锁"服务。 开锁师傅到达后,用一张卡片在门缝试了试。 他说:"这是C级锁,普通方法打不开,必须强拆。" 第一次收费:拆锁费540元。 聂女士刚完成支付,师傅又说需要更换锁体。 第二次收费:锁体更换费380元。 接着,师傅开始计算其他费用。 第三次收费:公司费600元。 第四次收费:安装费和强开费1740元。 聂女士通过扫码完成了这四次支付。 师傅收拾工具离开后,大约过了十分钟,又返回敲门。 他说:"还有三项费用没算:上门费、技术费和夜间服务费。" 第五次收费:900元。 整个过程持续约30分钟。 师傅要求聂女士用手机录制一段视频,内容是她知晓并同意这些费用。 聂女士后来表示,当时天色已晚,独自在家,出于安全考虑只能配合。 11月18日,聂女士发布消息称已与商家达成和解。 类似的案例在其他城市也有发生。 上海一位独居女士遭遇相同套路,最终支付2000余元。 深圳某市民被收取2180元后调查发现,商家登记地址不存在。 开锁服务存在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通常不了解锁具结构和技术流程。 紧急情况下更容易接受服务方的说法。 网络平台上的低价标价往往只包含基础服务费。 实际作业中可能产生多项附加费用。 部分商家利用这种模式吸引客户,再通过加价获取高额利润。 消费者在需要开锁服务时,可先询问费用构成。 保留支付凭证和沟通记录。 遇到价格争议可向平台或监管部门反映。 服务完成后的维权过程往往耗费时间精力。 选择正规注册、明码标价的商家更为可靠。 这件事最终以和解告终。 但其中反映的服务透明度问题值得关注。

0 阅读:54
小旭洋

小旭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