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没明白,美国明白了,美国赶快撤走了部署在日本的中远程导弹“堤丰”,11月17日,日本防卫省通报,已经撤走了在山口县岩国市的“堤丰”导弹。 美国这一动作恰逢中日关系因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再度紧张之际。 表面看,这是美军常规军事部署调整,实则暗藏大国博弈的微妙玄机,美国既想避免被日本拖入对华冲突,又要在亚太保留战略存在,而日本则借机试探军事扩张边界,两国各怀心思的“同盟”关系在此刻显露裂痕。 “堤丰”系统实为战略威慑利器,作为美国撕毁《中导条约》后推出的首款陆基中程导弹平台,其可配备射程1800公里的“战术战斧”巡航导弹及射程460公里的“标准-6”防空反舰导弹,具备72小时全球快速部署能力。 此前借美日军演名义进驻岩国基地时,美方宣称“训练后撤离”,却拖延近两月,直至中日矛盾加剧才突然行动,背后政治算计昭然若揭。 这种“临时部署变常态”的套路,本质上是在第一岛链构建“移动火力网”,直接威胁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带与俄罗斯远东设施。 美国此时撤离,核心逻辑是“风险规避”。 解放军055型驱逐舰穿航大隅海峡、中部战区空军喊出“枪已上膛剑已出鞘”的强硬表态,让白宫意识到第一岛链已非安全区,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的突防能力,使冲绳、关岛乃至岩国基地都可能成为“活靶子”。 更关键的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抛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极端言论,试图将自卫队从“被动防卫”转向“主动介入”。 这种冒险行径让美国警觉,若被日本绑上战车,可能触发与中国的直接军事冲突,不符合美国“霸权护持”的核心利益。 但日本的野心并未因此收敛。作为战败国,日本宪法第九条明确禁止拥有进攻性武器,可现实中自卫队规模已超30万,军费开支高居世界前列。 从“警察预备队”到陆海空自卫队的演变,再到采购“战斧”导弹、部署“堤丰”系统的尝试,日本始终在钻国际法的空子。 这种“切香肠”式的军事扩张,背后是日本右翼势力转移国内矛盾、煽动民族主义的需求,高市早苗所在的执政联盟在国会处于少数派,经济承诺又屡屡爽约,只能通过涉台问题制造外部危机,巩固政治基本盘。 二战后通过《日美安保条约》实现永久驻军,既将日本视为遏制中国的“棋子”,又严格控制其武器发展。 此次撤走“堤丰”,既避免被日本拖入冲突,又敲打其勿越红线,正如解放军报所言,若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其全国都可能沦为战场。 中国对此保持战略定力,我们重视中日关系,但绝不容忍主权侵犯。 从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到加强东海实兵演练,从发展高超音速武器到构建“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每一步都传递清晰信号,任何挑衅都将付出代价。 而美国“既想摘桃又怕沾泥”的矛盾心态,更暴露其亚太战略的脆弱性,当中国具备“以战止战”的实力时,任何“代理人战争”的阴谋都将破产。 历史反复证明,玩火者必自焚,日本若执意突破战后秩序,最终只会重蹈覆辙,美国若继续玩弄“离岸平衡”,终将发现棋子也会变成弃子。 在这个充满变局的时代,唯有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才能避免“以战止战”的悲剧循环,这正是中国始终坚守的和平逻辑,也是留给所有爱好和平者的启示录。 信源:新华网——《美军“堤丰”中导系统撤离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