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骂完一句“别指望他了”,心里其实还有一丝侥幸:真就一点希望都没有吗?这句话落在国民党身上,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共鸣?背后不只是情绪,更是长期失望后的本能反应。 表面是一次又一次关键时刻掉链子。该强硬时观望犹豫,该清晰表态时模糊摇摆。就像一支常年保级的球队,球衣还在,战术本也有,却总在临门一脚打偏。久而久之,球迷自然转身离场,只剩调侃和讥笑。 深层原因在于:它既想抓住传统基本盘,又想讨好新的选民群体。结果像一辆想跑快车却迟迟不敢换档的汽车,既跟不上高速车流,又舍不得退出主路。路线反复、态度暧昧,时间一久,就被贴上“烂泥”的标签。 那普通人能做什么?与其寄望某个早已让你失望多次的老品牌,不如学会三件事:多看具体作为,少听漂亮口号;多比较不同选项的实际表现;多思考自己真正在意的利益,而不是跟着情绪走。政治选择,本质也是理性消费。 最后留两个问题给你:你上一次对它还有期待,是哪一刻?此后发生了什么,让你彻底死心?想清楚这两点,你对“还能不能指望”的判断,或许就会更坚定也更清醒!
我没懂…这个手刀……是本能反应么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