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死死攥住“越野+新能源”的差异化王牌。中国每卖出两辆硬派越野车,就有一辆来自长城,这是别人抢不走的根基。坦克500 Hi4-Z的热销已经证明,把Hi4混动技术和越野基因结合,就能打动高端用户。接下来该把这套逻辑下探,让15-20万主流市场也能买到“可城可野”的新能源车型,避开纯电赛道的同质化厮杀。 其次,要给品牌“做减法”,集中资源造爆款。哈弗、魏牌、坦克、欧拉、皮卡五大品牌看似全面,实则定位重叠、资源分散,连哈弗大狗和H6都在互相分流用户。魏牌蓝山的成功很有启发——60%用户冲著智能座舱和智驾买单,说明精准满足需求比盲目铺产品线更有效。不如聚焦“哈弗+坦克”双核,砍掉冗余车型,让好钢用在刀刃上。 最后,把海外“生态出海”的优势放大。长城在巴西、泰国、俄罗斯的工厂已经落地,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销量占比达36.2%,这是很多车企羡慕的底子。与其在国内价格战里消耗,不如深耕海外本地化,把氢能技术、混动优势和当地需求结合,就像赞助COP30会议那样,用技术和责任赚得长期信任。 长城的底气从不是规模,而是三十年造车的技术积淀和用户口碑。只要放下“多而全”的执念,聚焦“少而精”的优势,把新能源、智能化和越野基因深度绑定,再加上成熟的海外布局,未必不能在激烈竞争中走出一条特色出路。 你觉得长城汽车最该先改进哪一点?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