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对日本动手了,先对文娱行业开刀!11月17日媒体正式官宣:由于中日关系因台湾议题持续紧张,原定于在中国上映的两部日本电影均暂缓上映,让人意外的是,日漫鬼灭之刃的电影已经在国内取得破亿的票房成绩,这给咱们提了个醒:要警惕日本的文化入侵! 这两天网上最炸裂的消息,就是两部本来要在国内上映的日本电影突然“踩刹车”了,一部是《蜡笔小新:炽热的春日部舞者们》,另一部是真人版《工作细胞》。 原本宣传都做好了,影院也卖了预售票,结果发行方在 11 月 17 日下午临时收到通知:别上映了,全部退票,这种临时撤档,可不是一般的小风波,实际就是对当下紧张的中日关系来了个正面回应。 事情为什么闹成这样?关键点就在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扔出来一句极不负责任的话,说什么“台湾有事”可能让日本进入所谓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日本要介入台湾局势。 这话一出,中国外交部马上严正交涉,国内网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踩中国底线,那咱们当然不可能还继续给你文化市场开门。 于是你看,不到十天,电影行业做出动作。 与此同时,真正值得玩味的是第三部日本电影:《鬼灭之刃:无限城篇 第一章》,这片子已经在国内上映了,开头还挺猛,票房破亿不费劲,但随着日本政客的言论一出来,口碑没变、质量没变,但票房直线跳水,第五天的预期票房直接掉到2000万左右。 这个转折说明两件事:第一,日本动漫在国内确实受欢迎,第二,观众也不是没原则,敢动台湾问题,我们也敢用市场说话。 这事之所以能掀起这么大反响,是因为日本文化在中国的渗透,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随便打开个视频软件,日漫、日剧一堆,去逛街,年轻人穿的潮牌也常带日本元素,孩子们喜欢的小玩具、动画片,更是离不开各类日本IP。 这些内容有不少确实做得好,但文化输出从来不仅是娱乐,它背后都会夹带价值观,如果青少年天天接触同一种文化,潜移默化之下,很可能被影响得不知不觉。 有些人可能觉得“文化入侵”这四个字太夸张,但你看这次撤档潮就知道,日本文娱产品在中国的影响力大得惊人,现在不止两部片子停了,据说《初吻》《昨日青春》等原定今年上映的日本片,也都悄悄撤档了,没有任何新档期。 这背后就是一个事实:日本政客的挑衅,已经让文化交流受伤了,而受伤的不是别人,是中国观众的民族情感。 中国不是不欢迎外国文化,但前提是互相尊重,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中日关系有四块基石文件明确写着的底线。 你日本政客一边挑战中国主权,一边还想靠文化产品来中国赚钱?这事搁谁身上都说不过去。 这次文娱行业的动作,其实也是给日本敲个警钟:不是只有文化会受影响,汽车、清酒、旅游这些日本的传统“强项”,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比电影大得多。 如果日本继续在政治上搞小动作,未来受冲击的行业只会越来越多,咱中国老百姓不傻,爱国不是口号,是体现在每一张电影票、每一件商品、每一次选择里的。 说到这儿也得强调,警惕文化入侵不代表搞闭关锁国,我们该看的好作品一样看,该吸收的东西一样吸收,但不能盲目崇拜,更不能让外来文化挤压自己的文化空间。 外国文化可以欣赏,但主导权一定要在自己手里。 归根结底,有一句话点得很透:尊重,是双向的。 日本政客要是真想维持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就请先把台湾问题上的姿态摆正,否则,不止电影上映不了,未来会被关上门的领域只会更多。 而对我们来说,这件事也是一记提醒,只有自己的文化强大了,才能在世界的文化洪流里站稳脚跟,不盲从、不迷失,也不会被谁牵着鼻子走。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