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中国真得防着点俄罗斯?这么说吧,普京已经70多岁了,年事已高,一旦他卸任后,俄罗斯在上台一个亲美派,那中俄关系必将会降到冰点,到时候中国可就危险了! 克里姆林宫的钟声敲响,普京73岁生日刚过,中俄伙伴关系像老酒,越酿越醇。可这酒里藏着隐忧:他一走,俄罗斯政坛风向变了,一个亲西派上台,中俄这层战略协作会不会瞬间凉透?中国在欧亚的战略空间,亚太的能源通道,会不会被堵得喘不过气? 中俄两国是山脉相连的邻居,早年间边界问题拖了很久,双方通过耐心谈判才理顺。1996年,叶利钦访华时,两国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那时候俄罗斯正忙着向西方靠拢,经济上求援助,外交上签协议换贷款,但对华合作也没落下,能源项目起步,贸易额从零星小打小闹,慢慢爬坡。到普京上台,关系加速提档。2001年边界协议签了,四百多公里争议地带画上句号,管道项目跟上,西伯利亚油气田的资源开始往中国这边流。 这些年,中俄经贸越做越大。2025年1到10月,双边贸易额达到1832.4亿美元,虽然比去年同期下滑9.5%,但能源进口稳得住,中国从俄罗斯买的原油和天然气还是主力,占总进口近三成。俄罗斯经济压力大,中国市场成了它消化产能的出路,汽车、机械出口量不小。 军事上,两国联合演习常态化,今年上半年在东海和蒙古边境的行动,覆盖反潜到陆上防御,技术共享让双方军力互补。在国际上,金砖国家框架里,中俄搭台唱戏,反对单边制裁,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时常常步调一致。这些合作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共同利益,普京亲力亲为,推动多项协议落地,中俄从伙伴变成全面战略协作。 话说回来,普京年纪不小了,1952年生人,到2025年已73岁,宪法虽让他能干到2036年,但身体和国内声音总有变数。俄罗斯政坛,继任人选没明牌,米舒斯京当总理,经验足,但亲西方势力从叶利钦时代就没断根。 那时候,1991年苏联解体,叶利钦上台,俄罗斯经济乱套,卢布贬值,工厂关门,他忙着跟美国签援助协议,外交上向北约倾斜,中俄经贸一度卡壳,边界谈判搁浅,贸易额掉到谷底。虽然后来调整,但那段历史证明,俄罗斯转向西方时,对华依赖就弱了,战略空间压缩。 现在俄罗斯国内,亲西声音虽低调,但远东地区对华投资增多,他们有些人觉得经济上太黏糊,不划算。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需要中国外交撑腰,但如果新领导为了解制裁,转身求和欧美,那能源管线就得重谈,中国短期内从中东补货,成本涨两成不止。军事演习停摆,技术共享断档,中国在亚太的缓冲带薄了,联合国发声孤立,金砖协调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