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中国要是真和日本动起手来,我一点都不担心中国打败日本的实力,我担心的是,到最后中国又发善心,谈什么“人道主义”,而不给出致命一击。 这种担心不是瞎想,是刻在咱民族骨子里的疼——历史早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对不知悔改的侵略者讲宽容,到头来就是给自家人捅刀子。 从1874年那会儿,日本就借口说琉球漂流民在台湾被欺负了,直接派兵登陆台湾,这可是近代中日一连串冲突的开场锣鼓。清政府那会儿没力气硬刚,最后赔了50万两银子才算完事,可日本呢,转头就在1879年把琉球给改成了冲绳县,压根没理会中国的强烈抗议。这种得寸进尺的毛病,从那时就埋下了根。 再到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输了,不仅割了台湾,琉球的事儿也就不了了之,日本吃准了当时中国的虚弱,这便宜占得那叫一个顺手。 等到日本军国主义彻底膨胀起来,那更是把中国的善心当软弱。1931年他们搞出九一八事变,轻易拿下东北三省,之后非但没收敛,反而在1937年7月7日借口士兵失踪,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喊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面对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人才彻底炸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那会儿中国打得有多惨烈?整整14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高达3500万人,硬是靠血肉之躯把日本拖进了持久战的沼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你猜怎么着,战争结束后,中国以德报怨,放弃了巨额的战争赔款要求。这胸襟够博大吧?但回头看看,某些势力对这段历史的教育和反思到位了吗?时不时还有人参拜战犯、篡改教科书。 有人可能觉得,现在时代不同了,讲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话没错,中国这些年也一直强调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全球安全倡议,站在和平一边、公理一边。但别忘了,和平不是单方面跪求来的,老祖宗早就总结过,“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你光有菩萨心肠,没有金刚手段,在丛林法则还没完全退场的国际社会里,容易让人产生误判。 看看中国军事指导理论的核心,积极防御可不是被动挨打,它要求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力争主动、力避被动,甚至要“敢于战胜一切困难,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这说明啥?说明真正的人道主义,首先得确保自家人的安全,对顽固对手的致命弱点,该精准打击时就不能手软,否则就是对自己人的不负责任。 地缘政治博弈就像下棋,不能光看眼前一步。日本国内总有些势力对历史问题遮遮掩掩,甚至试图突破战后国际秩序。中国要是因为过于强调“宽容”而忽略了战略上的果断,很容易让历史教训重演。毕竟,日本对华战略一直就充满了投机性,你弱他就强,你强他才会琢磨着跟你合作。 今天中国综合国力早已远超当年,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更需要有“以武止戈”的清晰意志和行动能力,让对手明确感知到挑战底线的代价是不可承受的。只有这样,才是对历史牺牲的真正告慰,也是对下一代负责任的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