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虎嗅的那篇文章我全部看完,看的很慢,边看边和我脑海里过去两三年自己体验到的相关节点在校对,感觉基本都对的上,还挺感慨。看完我就得出两个结论:第一,2024到2025上半年这轮真的很凶险,比2019年还要凶险。第二,蔚来已经走出了这轮凶险,这公司已经拥有了进入决赛圈的方法论,不仅抗击打能力强了,他已经具有了主动出击的能力。我最欣慰的是他们产品研发团队从一号位到二号位再到三号位终于可以 :重新洞察用户需求(斌哥愿意研究大尺寸登味设计)坚决体系化执行新的需求(天舒能够全面展开举一反三)坚决把想到的东西做出来且好用(孙宁天南海北的调用公司资源落地一切并怼在你面前)在我的理解中,这三位再➕智能端➕品牌端➕销售端,对产品的定义,销量,和最终市场化的成功承担全部责任。他们在定义第一颗螺丝时,就要想清楚这车卖给谁,什么价,能卖多少台。这是个一段式端到端的产品定义到销量的架构,这一架构似乎正在向世界模型演化,因为斌哥开始关注座椅调节按钮的布置等更多细节,他对产品世界的构建颗粒度开始变细,越细的产品感受世界模型越强大。过去多年李斌对宏观层面的押注准头极高,这点是公认的,当2023-2028版本李斌开始向产品微观层面掘进时,该版本CEO战力将大幅度增强。这个版本号是不是可以叫WL2328版,以往的CEO版本号为WL1722版如何通过这篇内容,大家可以看到其实网友们特别想教斌哥做CEO的一些建议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开始部署落实,但迫于汽车公司严格的保密制度,这些具体的行动细节绝对不可以在当时就和大家沟通。大家想要大车,想要冰沙彩等最核心诉求在两三年就收到了并开始着手干活,想要解决的供应链问题斌哥也做了全部的努力包括和供应链连轴吃饭,但我也注意到还真有沟通后和平分手的。。。。。。真有内功才能真的幸运,蔚来为了走出困境哪怕在重压之下解决问题的方式依旧是真诚,科学,可持续的。而重压之下有的公司解决问题的方式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情绪,不科学,乱跳变的。面对外部山呼海啸的质疑,内部用户和支持者大量建议,蔚来核心决策层没有出现意见涌入的挤兑,心态没有崩盘,而是用最大定力想要拿回根据地,调兵遣将持续梳理。终于在凶险的局面中拿出了第三代ES8,用40万以上单价瞬间收获大几万锁单,一下子稳住了局面。三代8这一波,稳前启后。后续的路挑战依然巨大,但我真的感觉蔚来已经长本事了,大心脏,大闭环,最终大收获。我不是一个天生大心脏的人,过去几年我难道一刻都没慌过吗,但我发现追踪蔚来这几年不论我是否愿意我的心脏也被慢慢练大了。回首每个练大时刻都挺后怕的,是类似于凝视深渊的感觉。此刻我正在想一个问题,到了2027年,该如何写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呢




